成功学被人民日报批为毒鸡汤

导 读

在信息爆炸时代,各类报道纷乱杂扰,如乱花渐欲迷人眼,优质内容也逐渐变得稀缺,标题党横行,毒鸡汤泛滥。然而阅读需要沉淀,更需要累积,信息就是金钱,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学会从各个渠道获取能为我们所用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知识,提升个人认知能力,这里每天分享新鲜· 价值 · 深度资讯,助你成就智慧人生!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微价值库】每天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人人追求成功,渴望一夜暴富,梦想一步登天,“成功学”应运而生。

就像所有的欺骗都带着诚实的面具,成功学的一些言论,听上去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和很多毒鸡汤一样。但这种看起来特别激昂的言论,往往才最害人。

很多人年轻又没有分辨能力,真的很容易被毒鸡汤牵着鼻子走,甚至把它奉为真理,成为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判断事物的标准,这明显就是刺裸裸的洗脑嘛,真理又怎么可能是这么容易就能让你看透的呢

这些毒鸡汤带有明显的价值取向,常常用以偏概全的道理去教育人甚至洗脑,听起来好像是真知灼见,却在不知不觉中误导了很多人。

最近陈安之的成功学被人民日报批为毒鸡汤

中年妇女牛芳芳和秦雪,就被价格昂贵的成功学培训害到了几近家破人亡。


成功学被人民日报批为毒鸡汤


108万的“终极弟子”牛芳芳和大师陈安之合影。

据消费日报报道,牛芳芳原是贵州遵义的一个普通养殖户,夫妻俩靠贷款,养了300多只羊和几十头牛,日子过得安逸平淡。

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人在微信上向她推荐陈安之的成功学培训,陈安之的神功听得她好奇心大起,她先是交了1680元培训费,参加了郑州皇冠大酒店的培训大会。会上得到许诺,拜陈安之为师,依靠他的指点和名望,金手指点中几个项目,就能赚上几千万。

谁知培训之门一入深似海,牛芳芳夫妇卖掉几百头牛羊,凑足108万,如愿成为了成功大师陈安之门下“终级弟子”,但是,最终没有成功。


成功学被人民日报批为毒鸡汤


牛芳芳的108万元的“终极弟子”拜师费收据。

而秦雪的成功学培训之路,殊途同归。丈夫与她离了婚,带着孩子离去。她欠下巨额债务,生活拮据。经过成功学的培训她没有成功,生活反而一败涂地。


成功学被人民日报批为毒鸡汤


交了41万“入门弟子”费用的秦雪。

当下的社会,在某些圈子内,正在流行一种叫“成功学”的东西。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成为“人上人”,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这种“出人头地”的思想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从企业界到教育界,无数的培训班上都能听到激情澎湃的演讲,让人听后热血沸腾,好像打了一针强心剂。


成功学被人民日报批为毒鸡汤



成功学被人民日报批为毒鸡汤


牛芳芳108万购买的“终极弟子”牌匾。

但是反观另一方,正是怀着改变命运的愿望,无数的牛芳芳秦雪们,交上比MBA培训高出几倍的学费,走进了成功学培训的大门。无一例外,他们的第一课被激励得热血沸腾,想要拼搏去创造成功的人生。

可是接下来的课堂,就是不断地重复洗脑、心灵鸡汤、喊口号……然后,就是没完没了的推销,从比特币、海参到玉石,吹得神乎其神,价格却贵得离谱。

如果只是听了几节成功学培训,算不得苦,人生便能成功,那正规教育早就应该找个地缝钻进去,而不是现在这样成为通向成功的正途和大道。


成功学被人民日报批为毒鸡汤


统一服装的拜师陈安之仪式。

成功学三个字,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成功的学问。但是,每个人的成功本就是不可复制的,你可以吸取一个人成功过程的经验,但是完全复制,你必不可能成功,因为每个人的机遇不同。

而且如果这都成了一门学科,可以教人如何成功,本身就很诡异。兜售包治百病的药的人,自己却一身病,假如成功可以接受培训,可以被人教会,那么教你成功的人,自己为什么没有比肩马云的财富与名气?那样岂不干脆省事,何必大费周章劳师动众上课推销?

如果也是拿安东尼罗宾的帮助别人成功和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更加有价值、有意义,所以放弃了比肩马云的财富来作为托辞。那么既然如此高尚,这高昂的培训费怎么听起来又那么俗气呢?这种自相矛盾更是印证了成功学的包装与欺骗。


成功学被人民日报批为毒鸡汤


严阵以待、密切监视学员的“助理们”。

那么,为什么一批批的人会前赴后继,接连上当?社会学专家说:那是因为话术。成功学培训课堂就是“背话术”,他们有专门的人设计培训语言,团伙配合,打着“励志”、“拼搏”的旗号,来迎合学员想走捷径的心理,请君入瓮。

所以,只要我们细细打量那些利益背后的套路,就会发现,所谓的成功学只是喊得爽而已,实际呢?真是应了那句歌词,“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千辛万苦参加成功学培训,“成功”最多只是到你的大脑里来打卡报到,荡了一圈,没有学会任何技能,不过是包裹着“励志”与“拼搏”的一碗毒鸡汤。而且这碗鸡汤过于昂贵,你根本喝不起。

成功学被人民日报批为毒鸡汤

毒鸡汤的本质

时代在变,鸡汤也需要不断更新。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励志鸡汤应运而生。

老生常谈的旧式鸡汤已经不能满足日常所需,于是人们信手拈来甚至自我创造并冠以先驱之名,借以激励自己鞭挞他人,如:鲁迅说,马云说,雷军说,董明珠说,乔布斯说,稻盛和夫说,等等。

我感到特别震惊,难道我们不喝鸡汤,就不能成事?难道喝了鸡汤,就能明察真理,前途光明?难道我们已经丧失了基本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踩着别人的脚步走完自己的一生?

不可否认,部分处事哲学、人生感悟、经商之道,有助于弥补缺陷,纠正错误,指引人生;但它的时代特征与话语环境决定了它的局限性,看看而已,不可全信。真理不是一两句话就可概括的。

鸡汤是别人的成功学,因为产生的立场不同,背景不同,角色不同,因此它不具备普适性,也不可能成为所有人的处事之道。

每个人的成功经验都是不同的,如果我们一味活在他人的经验之中,那我们与饲料喂养的牲口有何区别?

我们酷爱鸡汤,源于自身思考能力不足而产生的跟风崇拜心理,这与追星现象颇有类同。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成就,便将他当作榜样去学习与追随,而罔顾自身的生存境遇。

难道我们真需要靠鸡汤来建立我们的主流价值观?

请允许我举例说明。

马云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应聘肯德基的工作遭拒,高考不顺,这与他后来的成功并无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你试试你没有学历,去餐厅找工作看看,一找一个准!

褚时健出狱之后创业成功,这与他的人脉、资源存在必然联系;你坐个牢看看,谁还搭理你?


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你啥也不会,冬天站风口试试,不冻死你才怪。


董明珠说,做到真诚、勤奋、思考,任何事情都能做好;你作为一个滴滴司机、外卖小哥、公司前台,你真诚勤奋思考吧,看你一天能赚多少?

鲁迅说,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奶;你吃口草当头孺子牛,却无田可耕。

檀公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老板说你几句,你走试试,你上哪儿去?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根杠杆,我能翘起整个地球;你做p2p半年跑路。

内森·黑尔说,我最大的遗憾是只能为祖国牺牲一次;同样是热泪盈眶,你英年早逝过劳死。

乔布斯说,我们站在科技与情怀的十字路口;于是罗永浩将自己的墓碑孤零零地“锤”在那里。

非任正说,为华不做孤家寡人,还会继续广交天下朋友;王石说,我的成功是别人不再需要我。

刘强东说,京东永不开除任何一个兄弟;李嘉诚说,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资。


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普希金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乔布斯又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卧槽,到底我们该听谁的?

几乎每一位成功的死者都会留下一碗鸡汤用以哺育后来者,催其自新,令其奋进。否则,他就白活了。

马云还没死,就已鸡汤满腹,在游走江湖的同时,大肆兜售,让一大批迷茫的创业者与有为青年找到了人生信条;直到“996”事发,他们才发现,跟着马云混,就是要走一辈子的劳工路线。于是,他们觉醒了:缺乏理性考量与市场监管的马氏鸡汤,有毒。


成功学被人民日报批为毒鸡汤


什么是毒鸡汤?经不起推敲的偏激思想,就像是兴奋剂,表面上激励了一批人,实际上这就是在’投毒’

从实用性角度来说,毒鸡汤像是兴奋剂、安眠药,短暂地消除痛苦的感觉,带你进入营造的美好空间,然而并没有根本的改变

从适用性适用性角度来说,心灵鸡汤适合短期内没有目标,很迷茫的思想饥饿的人用的。短期内传递着正能量,更像是一种口号,没什么影响,但让人振奋。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除去毒鸡汤之外,追究其根源,可以理解为感性和理性的问题。毒鸡汤从感性上传达着正能量,在污浊中秉一抹清澈,一切岁月静好。

生活中还是需要相辅相成。若感性超过了理性,就容易造成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不切实际的激进,成了说话者为了拔高自己而编造的伪哲理。若理性超过了感性,会让人驻足不前对凡世没有信心

鸡血打的多,务实又要跟上,不然猝死指日可待

成功学被人民日报批为毒鸡汤

鸡汤本无好坏,甚至颇有营养,补多了会尿酸高的.

成功学被人民日报批为毒鸡汤


现在的鸡汤是不是见的太多了呢,甚至看的不想看了,其实正能量不是几段文字就能传递的,正能量需要的是实干者用行动、激情、梦想去点燃、感召的,你认为呢?

这个时代,我们吸着雾霾,吃着防腐剂,喝着毒鸡汤,都没什么大不的了。

毕竟,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微信公号已经成为大多数人阅读选择,把鸡汤当段子消遣的看看可以,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分辨能力,主观意识,不盲信不跟从,才是我们该有的态度

温馨提示:此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平台【微价值库】关注更多精彩还可以获得价值礼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