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信再次被罚,三个月内被罚金额近8千万元 律师:应加大违规成本

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公示,深圳瑞银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瑞银信”)因与身份不明客户进行交易、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等违法行为被罚款6124万。

  同时被罚的还有时任瑞银信副总经理徐慧等三人因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5万至17万元不等。

  尚法新闻(ID:zgsbfzzk)梳理发现,截止目前,瑞银信合计已被深圳、上海、浙江、河南、重庆等各地央行罚款14次,累计被罚没金额超8000多万人民币。此外,今年3月,根据国家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管理中心的通报,瑞银信旗下瑞银信、瑞和宝、瑞大宝、瑞刷4款手机APP存在超范围收集、过度索权等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存在隐私权限不合规的问题。

  刷新第三方支付公司罚单记录

  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公告显示,瑞银信被罚款6124万,被罚款的原因是存在超出核准业务范围、未按规定建立有关制度办法或风险管理措施、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客户进行交易、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5项违法行为。

瑞银信再次被罚,三个月内被罚金额近8千万元 律师:应加大违规成本

  罚单显示,同样被罚的还有该公司的三位高管:时任瑞银信副总经理徐慧因对公司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客户进行交易、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罚金额为17.75万元;时任瑞银信业务运营部总经理龚月平因对公司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客户进行交易等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12.75万元;时任瑞银信风险控制部总经理的覃周,因对公司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5万元。

瑞银信再次被罚,三个月内被罚金额近8千万元 律师:应加大违规成本

  尚法新闻(ID:zgsbfzzk)查询瑞银信官网发现,瑞银信初创团队诞生于2003年,为银行提供非核心业务外包服务。至目前,已超过500万的中小微商户正在使用瑞银信提供的安全便捷的支付收单服务,业务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

  央行官网显示,瑞银信于2014年7月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务类型为全国范围内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但在2019年,瑞银信痛失安徽、内蒙古、宁夏三地的银行卡收单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7月央行上海总部对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下“环迅支付”)开出5939.41万元罚单相比,此次瑞银信收到的罚单为近两年支付机构中最大的罚单,刷新了罚单记录。

  合计被罚没金额超8000万元

  梳理发现,瑞银信近年来多次收到罚单,加上此次的巨额罚单,被罚总额已超8000万元。

  2017年4月,瑞银信因存在违规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被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处以罚款3万元人民币的处罚;7月,瑞银信广西分公司又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相关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警告并罚款人民币6万元;12月,瑞银信因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相关制度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处以2万元罚款。

  2018年2月,瑞银信东营分公司违反支付结算业务规定,被处以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3月,瑞银信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要求瑞银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限期整改,并罚款21万元;6月,瑞银信河南分公司因反《银行卡收单管理业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处以7万元罚款。

  2019年3月,瑞银信青岛分公司存在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的行为,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对其责令限期整改,并处罚款12万元;7月,瑞银信成功续展,但在此次续展中,瑞银信失去了安徽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行卡收单权限;同月,深圳瑞银信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责令在一个月内改正,并处以罚款人民币9万元;11月,因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对该公司合计处以罚款人民币40万元;12月,瑞银信长沙分公司未按规定落实收单外包业务管理;未按规定落实特约商户资质审核;未按规定落实特约商户档案管理,央行长沙中心支行依法对其责令改正,并处7.5万元罚款;同月,瑞银信甘肃分公司存在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的违法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对该公司处以罚款人民币40万元。

  2010年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公示,瑞银信重庆分公司存在违反有关反洗钱规定的行为,被处以809.5万元罚款,并对相关责任人员共处以15.4万元罚款。同日,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公示,瑞银信浙江分公司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502.77万元,并处罚款499.46万元。罚没金额共计1002.23万元。

  屡罚不止原因:利润远高于罚金

  不难看出,瑞银信屡次被罚的原因主要是违反反洗钱规定、银行卡收单业务违规和非银支付业务违规。

  尚法新闻(ID:zgsbfzzk)在采访中了解到,早在2016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 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6〕261号,以下简称261号文),切实加强支付结算管理,构筑金融业支付结算安全防线,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11月29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再次作出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力度。

  为落实此次会议精神,2019年3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支付机构不得直接或变相为互联网赌博、色情平台、互联网销售彩票平台,非法外汇、贵金属投资交易平台,非法证券期货类交易平台、代币发行融资及虚假货币交易平台,未经监管部门批准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以及未取得省政府批文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等非法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由此可发现,从201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便一直对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但截止目前,为何第三方支付公司宁愿被处罚也继续违规呢?

  据北京市天岳律师事务所聂成涛律师介绍,第三方支付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经常发生违规被处罚的情况。

  聂成涛律师表示,第三方支付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首先其是公司,盈利是其根本要旨。因此很多第三方支付公司为了获取利润,会选择铤而走险,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获得的利润远高于罚金。

  同时,聂成涛律师透漏称,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这种违规行为,不仅为自身带来消极影响,更给很多投资者造成了损失。因为第三方支付公司存在为非法交易提供网络支付的可能,从而导致很多投资者被非法交易平台诈骗,而在这种业务中,第三方支付公司便起到了帮凶的作用。

  律师:应加大违规成本

  针对如何有效遏止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违规行为,聂成涛律师建议,应当增加第三方支付公司违规的成本,也就是说让第三方支付公司履行先行赔付义务。

  尽管央行制定的相关的文件里,虽然规定了先行赔付义务,但是如何适用,是存在争议的。其次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而言,央行只能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对于因违规给投资者造成的民事损失赔偿,投资者只能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但在实践中,投资者进行民事诉讼要求第三方支付公司先行赔付时,有的法院支持,有的法院则不支持,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结果,就在于如何适用先行赔付存在争议。

  对此,聂成涛律师认为,从严格管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角度而言,央行应当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第三方支付公司先行赔付适用的条件。

  旗下4款APP违规遭通报

  此外,尚法新闻(ID:zgsbfzzk)注意到,今年3月,根据国家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管理中心(简称:CNAAC)的通报,瑞银信旗下瑞银信、瑞和宝、瑞大宝、瑞刷4款手机APP存在隐私权限不合规的问题,被发现日期为3月11日。

  《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指出,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

  据了解,瑞银信、瑞大宝、瑞和宝、瑞刷的在关于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的内容几乎一致,在APP中公布的内容中称,该APP可能收集的信息包括:我们提供服务时,可能会收集、储存和使用下列与您有关的信息。如果您不提供相关信息,可能无法注册成为我们的用户或无法享受我们提供的某些服务,或者无法达到相关服务拟达到的效果。您在注册账户或使用我们的服务时,向我们提供的相关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您的姓名、身份证明(包括证件类型、号码、国籍、性别、地址、有效期限、证件正反面彩色影印件或照片、您的人像信息)、电话号码、个人签名、生物特征等信息及相关附加信息(如您所在的省份和城市、邮政编码等)。

  可以看出,上述收集的信息明显存在超范围收集、过度索权等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存在隐私权限不合规的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瑞银信支付牌照曾于2016年续展成功,应于2021年再度续展。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监管趋严,但是像瑞银信这样,短时间多次收到罚单的支付机构并不多见。据银发(2015)358号续展十一条规定, 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行为,收到刑事处罚或较大金额行政处罚的,或无法续展。(记者 李海洋 韩湘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