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十戾·熊】2、多爾袞與豪格的爭位之謎

傳說多爾袞與蒙古科爾沁部的格格大玉兒有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後來皇太極橫刀奪愛,強娶大玉兒,並封之為莊妃。皇太極駕崩後,多爾袞看在莊妃的面子上沒有篡位,而是擁立莊妃的兒子福臨繼位。而當了太后的大玉兒,又下嫁給多爾袞,造成了福臨對多爾袞的切齒仇恨。

【西山十戾·熊】2、多爾袞與豪格的爭位之謎

那麼真實的歷史是這樣嗎?實際上蒙古格格不會有“大玉兒”這樣的名字,這位格格叫布木布泰,是皇太極的莊妃。若非皇太極駕崩後留下了皇位之爭,莊妃和多爾袞不會有任何的交集。

由於皇太極暴斃,其生前又未立太子,因此出現了權力真空。

如果根據滿洲舊法,這時候應該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推舉新的皇帝。那如果按照皇太極時期的漢化改革來定,應該由皇太極的嫡長子繼承皇位。

問題來了,皇太極這個傾心漢化的皇帝,為什麼不預立太子?他不知道這樣才能保證他的皇權永固嗎?

【西山十戾·熊】2、多爾袞與豪格的爭位之謎

皇太極心裡清楚立觸的好處,但是皇后哲哲無子,皇太極沒有嫡長子。他的兒子中,最接近儲君的只有庶長子豪格。豪格要身份有身份,要軍功有軍功,而且皇太極駕崩的時候,豪格三十四歲,正適合當皇帝。那麼皇太極生前為什麼沒有立豪格當太子呢?

那是因為豪格雖然勇猛,也不能算無謀,但關鍵是他在思路上跟不上皇太極的意圖,還停留在搶一把就走的境界上。他沒有進取中原一統天下的雄心和規劃,皇太極對他並不是特別滿意。

【西山十戾·熊】2、多爾袞與豪格的爭位之謎

在皇太極其他兒子中,除了皇八子受到皇太極特別青睞之外,其他兒子也就皇五子碩塞比較勇武,其餘的要麼年紀太小,要麼看著就無能。皇八子還沒滿月就夭折,所以太子人選皇太極一直定不下來。

這皇太極一死,皇位的問題成了大問題。兩黃旗和正藍旗支持豪格,兩白旗支持多爾袞,兩紅旗和鑲藍旗觀望。

【西山十戾·熊】2、多爾袞與豪格的爭位之謎

看上去豪格掌握三旗兵馬,多爾袞只有兩旗,那豪格是有絕對優勢。其實不然,旗有大有小,多爾袞和多鐸的兩白旗有65個牛錄,每個牛錄是三百人。

兩黃旗只有40個牛錄,算上豪格自己正藍旗的21個牛錄,加一塊也只有61個牛錄,所以在實力上稍差。

【西山十戾·熊】2、多爾袞與豪格的爭位之謎

他們兩個劍拔弩張的時候,掌握兩紅旗的大家長禮親王代善的態度,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此外掌握鑲藍旗的鄭親王濟爾哈朗,也不能當他不存在。

眼看清國就要在這場內訌中完蛋,禮親王代善和皇后哲哲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代善是與世無爭,但他也不忍心看著清國內訌。豪格是他侄子,多爾袞是他弟弟,可以說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幫誰都會引發內訌。

【西山十戾·熊】2、多爾袞與豪格的爭位之謎

那就平衡一下吧,倆人都退一步,另選皇子繼位,由多爾袞輔政,萬事大吉。皇后哲哲背後是實力不小的科爾沁蒙古,所以她的態度也不能不考慮。只要是皇子繼位,她就是太后。多爾袞繼位,她就尷尬了。

於是,在代善的主持下,另選皇子繼位,讓多爾袞輔政的計劃,得到了多爾袞的支持。也就是說,不管怎麼樣,多爾袞大權在握是肯定的了。

【西山十戾·熊】2、多爾袞與豪格的爭位之謎

那麼說這麼幹豪格能答應嗎?豪格不答應也得答應。支持他的三旗人馬中,也就正藍旗真心擁護他。兩黃旗其實擁護的是皇太極的皇子,至於皇子是不是豪格,那就不那麼較真了。

因此經過多方面的考慮,豪格宣佈自己退出皇位爭奪,支持另立皇子。那就要進入下個議題了,另立皇子立誰?

坊間這方面的故事都特別精彩,但實際上這個階段並沒有那麼多的鬥爭。皇九子福臨繼位,可以說是順理成章的事。

【西山十戾·熊】2、多爾袞與豪格的爭位之謎

當時皇太極活著的兒子中,除了豪格之外,還有編號四、五、六、七四位年紀大一點的皇子,另有九、十、十一三個小皇子。

四、五、六、七、十這五位的母親出身太低,低到什麼程度呢?比如皇五子碩塞的母親葉赫那拉氏,就被皇太極賞賜大臣了。

皇九子福臨的母親是妃,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的母親是貴妃,講道理該是博穆博果爾繼位。

【西山十戾·熊】2、多爾袞與豪格的爭位之謎

但是,眾所周知,福臨的母親莊妃,是皇后哲哲的侄女,背後是蒙古科爾沁部。可能大家不知道,這位貴妃當年是察哈爾蒙古林大汗的福晉,察哈爾已經被清國滅亡,所以這位貴妃娘娘背後就沒什麼大勢力。

皇后哲哲當然支持自己的家族利益,支持立福臨。代善、多爾袞也沒理由得罪科爾沁,於是大家都擁立福臨登基,福臨就是順治皇帝。

然後,多爾袞被封為攝政王,濟爾哈朗被封為輔政王,共同輔佐順治帝。不過朝中大事,肯定都是由多爾袞說了算。

【西山十戾·熊】2、多爾袞與豪格的爭位之謎

這個過程,皇后哲哲、代善、濟爾哈朗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莊妃幹了什麼,從現有史料看,似乎也只有在順治帝登基後,和哲哲一起被封為皇太后接受朝拜。

多爾袞自此攬軍政大權於一身,他與莊太后也沒什麼交集。不能忽略宮裡邊還有一個母后皇太后哲哲呢,多爾袞不可能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和莊太后有什麼貓膩。所謂愛情,真的看不出來。

【西山十戾·熊】2、多爾袞與豪格的爭位之謎

多爾袞攝政期間,清國的發展遇到了一個小瓶頸。和清國接壤的蒙古諸部都以臣服,如果要進軍中原的話,山海關是過不去,還得繞道攻打北京。

到了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煤山上吊。李自成招降明朝山海關吳三桂,說要保護吳三桂在北京的家小。

吳三桂正愁沒人出軍餉,就點齊人馬去北京,接受李自成的冊封。結果到了路上,吳三桂得到消息,李自成沒能保護他的家小。吳三桂的親爹吳襄被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夾腦袋要錢,還搶走了他的愛妾陳圓圓。

吳三桂調轉馬頭回到山海關,派人去見了多爾袞,要借兵為崇禎帝報仇。借兵可以,那什麼當報酬呢?吳三桂答應多爾袞,給他黃河以北的土地。

於是,這場交易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

【西山十戾·熊】2、多爾袞與豪格的爭位之謎

李自成怪吳三桂反覆,吳三桂怪李自成食言。倆人就在一片石展開了激戰,個個胸有成竹。

李自成人多,吳三桂有後援。所以這場大戰,那是誰也不虛誰。但是,前提是吳三桂的後援來了,他才能和李自成有一拼。後援不來的話,吳三桂的實力還是夠嗆。根據不同資料的記載雙方兵力的差異也不盡相同,李自成大順軍有5萬~30萬不等的記錄,吳軍有7千~2萬不等的記錄。總之,雙方差距巨大。

吳三桂眼看要完,趕緊去找按兵不動的多爾袞,問他什麼時候履行合同。這時候多爾袞變卦了,要和吳三桂重新談條件。這回的條件不談借兵了,直接讓吳三桂剃髮易服投降,如果吳三桂不答應,那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

吳三桂一看被陰了,但也沒法了,只能內心一萬隻草泥馬奔過,投降了清國。多爾袞派出自己的哥哥武英郡王阿濟格、弟弟裕親王多鐸帶兩萬八旗騎兵入關。

【西山十戾·熊】2、多爾袞與豪格的爭位之謎

那個年頭,八旗騎兵基本上是野戰無敵的。李自成的大順軍沒見過這麼打仗的,兩白旗的騎兵來去如風,箭如飛蝗。李自成也不知道這是八旗軍還是吳三桂的遼東騎兵餘部,反正打不過,那就跑路。

多爾袞見作戰順利,就封吳三桂為平西王,讓他當前部嚮導,帶著八旗軍直搗北京。

李自成殺了吳三桂全家三十多口,在武英殿匆匆登基稱帝,然後一把火燒了紫禁城跑路。

八旗軍進入北京,多爾袞一面出榜安民,一面救火,一面重修紫禁城,一面上書請順治帝遷都北京。

【西山十戾·熊】2、多爾袞與豪格的爭位之謎

清軍佔據北京後,開始實行和關外一樣的剃髮令。當多爾袞本人進入北京之後,則下令暫緩執行,得到了北京士大夫集團的稱讚。但實際上,開始北京城的剃髮令也是多爾袞下達的,只不過考慮到要籠絡人心佔據中原,暫停一段時間罷了。

你還別說,這段時間北方原來明朝的官員,對清朝的感覺還不錯。他們原本怕極了李自成,都知道劉宗敏對明朝官員夾腦袋要銀子。所以在1644年清軍剛進入北京的時候,山西、陝西一帶原本降了李自成的明朝官員紛紛反水,因此多爾袞派出阿濟格繼續追擊李自成餘部,在晉、陝一帶非常的順利。

【西山十戾·熊】2、多爾袞與豪格的爭位之謎

當時的多爾袞不知道有張獻忠這號大神,但他知道明朝並沒有滅亡,明朝依然存在於南京。於是,多爾袞與南明弘光政權商議,仿宋金議和,讓南明稱臣。弘光帝對此也沒有什麼意義,那麼這種似乎沒有什麼意義的談判,怎麼就釀成了戰火,有了揚州十日呢?這方面內容,我們下次再聊。

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