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官退休後,卻去作死,向皇帝連上兩封信,結果被處死

據《漢書》記載,從漢朝開始就有文字獄,意在加強中央集權,到了滿清王朝,清兵入關以來,更是大興文字獄,目的旨在壓制漢人反抗滿人的名族意識,樹立清王朝的權威。而在清朝時期最為出名的文字獄,就是乾隆時期的“尹嘉銓血案”。

一高官退休後,卻去作死,向皇帝連上兩封信,結果被處死

尹嘉銓,是雍正時期的舉人,曾擔任大理寺卿,位屬九卿之列,後告老還鄉,本來以尹嘉銓為清朝做出的貢獻是可以富貴一生,安度晚年的,而“尹嘉銓血案”的產生是源於尹嘉銓自己作死。

一高官退休後,卻去作死,向皇帝連上兩封信,結果被處死

當時,是乾隆四十六年,乾隆西巡,途中經過五臺山,便在保定那裡安營紮寨。而尹嘉銓剛好退休在保定養老,為了接駕,拍乾隆的馬屁,在皇帝沒有聖旨傳他的情況下。尹嘉銓竟以他父親尹會一為由,向皇帝遞交了兩封信,乾隆皇帝看完信後大怒,在信中批到: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大下旨抓拿尹嘉銓。

原來,尹嘉銓寫給乾隆的兩封信,一封是為了請諡,一封是為了從祀。尹嘉銓在第一封信中像乾隆給自己的父親尹會一請求諡號,可在古代,諡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封的,也不是什麼人都能有的,尹嘉銓的父親尹會一隻是個普通的官員,沒什麼特別突出的貢獻,是沒有資格獲得諡號的,所以乾隆皇帝在看到尹嘉銓這封信後,就有點不高興了。

一高官退休後,卻去作死,向皇帝連上兩封信,結果被處死

第二封信更讓乾隆勃然大怒,原來,尹嘉銓在第二封信中請求乾隆將他的父親尹會一和名臣湯斌、李光地、張伯行等一同奉入孔廟,受世人祭祀,還“起伏皇上特降御旨施行”。乾隆皇帝生氣了,尹嘉銓被捕入獄。

而在下旨逮捕尹嘉銓後,乾隆還想治他死罪,派人抄了尹嘉銓的家,可他家中一貧如洗,加上尹嘉銓父子二人為官多年,清廉公正,在百姓中的名聲很好。這樣使得乾隆想殺他都殺不成。

一高官退休後,卻去作死,向皇帝連上兩封信,結果被處死

可有人有辦法啊,就是文字獄,東閣大學士英廉就從尹嘉銓父子二人寫的書中去找錯誤,結果一查,列舉了幾條罪狀。

其中最嚴重的一條就是尹嘉銓在自己編著的《名臣言行論》中自稱是古稀老人,這是犯了乾隆的大忌,因為乾隆在自己的七十大壽上,稱呼自己為“古稀”,還刻了一方“古稀老人”的章。尹嘉銓一個退休的官自稱古稀老人是想做我的位置,當皇帝嗎?

一高官退休後,卻去作死,向皇帝連上兩封信,結果被處死

最終在“莫須有”的“證據”找到之後,尹嘉銓被判處絞立決,成為了文字獄的犧牲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