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四十”一枝花——從瑪蒂爾德說起(原創雜文)

  


              "女人四十"一枝花

——從瑪蒂爾德說起


人們常把年輕女性比作美麗、聖潔的花朵,我贊同;您也知道,外表姣好的女性,並不代表內涵美。

莫泊桑在他的短篇小說《項鍊》中,向我們講述了瑪蒂爾德青春靚麗、愛美,對生活無限憧憬,卻用十年辛勞償還債務的無限悽美的故事。瑪蒂爾德雖於心坦然,卻讓人不無遺憾、感慨不已。在這篇小說中,項鍊是瑪蒂爾德給自己戴上的精神枷鎖。

小說的人物是虛構的,但總有現實中的原型:她天生麗質,聰穎活潑,卻出生於一個貧寒之家;後來,她無可奈何地嫁給一個囊中羞澀的丈夫。婚後,他們經常為生計發愁。

愛慕虛榮的瑪蒂爾德買不起高檔化妝品,跟穿著名牌衣服的人走在一起,頓覺寒酸且自慚形穢,只好避而遠之,但心有不甘。

瑪蒂爾德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她決定,在好不容易得到邀請的部長舉辦的舞會上,要盡情展示自己的靚麗。她毫不猶豫地拿出丈夫剛好湊合的積蓄,趕製了一套晚禮服,又在富有的朋友那裡借來鑽石項鍊。舞會上,她丰韻、嬌媚,用迷人的舞姿證明自己可以"得人歡欣,被人羨慕,具有誘惑力而被人追求",以此安撫自己那顆想入非非,不安於現狀的驛動的心——沉迷、興奮、狂熱以至陶醉。

魯迅先生說過:"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給人看。"不管是誰,一味地貪圖快活,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命運給瑪蒂爾德開了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玩笑——她丟失了從朋友那裡借來的項鍊。為了償還這條項鍊,她和丈夫一起,付出了十年的辛勞。那是三萬六千法郎的債務。在小說末尾,瑪蒂爾德的朋友漫不經心地告訴她,那是一條假項鍊!

十年間,為了償還這筆可怕的債務,瑪蒂爾德辭退了女僕,租了小閣樓住下,幹起一切粗笨的活兒:洗碗、洗衣服、倒垃圾、提水。她漸漸習慣於那種粗笨的活兒和廚房裡討厭的雜事了。她已變得堅韌、耐勞,願意吃苦;她也變得自尊、自愛,還有自強。

償還債務後的瑪蒂爾德,衰老而憔悴,但她內心平靜,心無旁騖。此刻,她是一片靜美的楓林。滿地的香山紅葉,就是她逝去的青春年華!?而這正是她作為成熟女性的美!雖不及少女的嬌柔,卻也魅力無限!這魅力,少了嬌嗔和慾望,卻多了以前沒有的務實與坦然。這魅力,"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

她沒有任何抱怨。這恰好顯示了她的美麗:擔當的美麗,奮鬥的美麗,成熟的美麗,內心的美麗。這美麗,從氣質與風韻上很容易被人感受到,卻與她的青春和容貌不大相干。

這一年,她應該剛過不惑之年。我想用一頂花冠,戴在異國他鄉這位成熟的中年女性的身上:"女人四十"一枝花!

"女人四十"一枝花,應該不是就女性的容貌而言,而是強調其品行與涵養。

有一句宣傳女性化妝品的廣告詞:"今年20,明年18。"很快,這句話家喻戶曉。多半熱血男兒,不愛"武裝",愛"紅裝",更應證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普遍心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越活越年輕,尤其是進入成年的女性。但這確實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而已。誰都知道,臉上的皺紋只會越刻越深,歲月的年輪只會越畫越多。"青春永駐"只是神話,再厚的脂粉,也禁不住歲月的沖刷,終將洗盡鉛華。所謂"瘦身""護膚""美容"只是愛美的表現,抑或暫時延緩衰老的願望而已——除了用去較多的錢財,還要承擔手術檯上的風險。刻意追求容貌之美,女性居多。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四十歲以上的女性,因為歷經人世的艱辛,一般都會變得成熟。而且,處在不惑之年的女性,有人最大的轉變在於自身的心態:之前浮躁,而現在卻變得平和與坦然。

和男性一樣,女性人到中年,方知百事多坎坷。等到明鏡添秋霜,驀然回首,原來青春年少,一寸光陰一寸金。這才想起年輕真好,工作真好,?奮鬥真好,和睦真好,清靜真好:而這一切,又離不開——心態要好。

心態好的時候,昏黃的天空,看上去有曠遠、遼闊的感覺;正在凋零的花飄落在地上,感覺走在金光大道,前程似錦!

心態不好的時候,美味佳餚當前,也是糟糠滿罐,全無胃口;萬兩黃金隨身,鼎鐺玉石,卻毫無快樂可言!

除非沒有知覺,沒有思維——心態之於人,之於人生,如影隨行:缺不了,或揮之不去,它註定是人生無形的伴侶!

人在困苦和挫折面前,要麼沉淪,要麼真正地找回自我,也是心態在起作用,漂亮的女性也不例外。

心態不容易被改變,要使心態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更不容易。

每個人都想過好日子,但只有付出誠實的勞動,才能真正實現這個良好的願望。好逸惡勞,或想不勞而獲,必然會步入歧途。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本身沒錯,但要有現實基礎。整天只做白日夢,或者,空有強烈的虛榮心和追求享樂的思想,而不付出正道上的努力,必然一無所得,一事無成。

這是瑪蒂爾德悲劇的教訓,也是她的坎坷人生走向平和與富有的經驗。她"驛動的心已漸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健康的心智和腳踏實地的品性。

一馬平川,容易栽跟頭。走過坎坷,前面就是康莊大道。

四十歲的女人如果遭遇過磨難,只有用堅強的意志走過人生的低谷,反躬自省,吸取失敗的教訓,才能讓以後的人生平靜而充實,不留遺憾。

常言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個人通過正道的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的獎賞,也必將為自己盲目冒險的行動付出慘重的代價。當生命與苦難結緣,經受挫折之後,才會真正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在這裡,奉勸年輕的女性,不要在虛榮心的指使下,透支自己的青春,甚至寶貴的生命。

大家知道,成年男性一般都希望自己的伴侶年輕貌美,但更希望她知書達理,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心心相映。

但是,每個人並不是在青春期,都從心理上走向成熟,年輕女性也不例外。她們不乏青春的嫵媚,但不都擁有成熟的內核。

事實上,大部分男性都不願意晚婚,而"女人四十"才是我們內心最欣賞,並願意接受的"一枝花"——這就是生活精彩,又充滿著矛盾的現實世界。

我們在享用瓜果的時候,都希望它們是成熟的果實;當別人進入你的視野的時候,你一定不願意看到他們的輕浮。和男性一樣,女性在她的青春期因成熟而美麗,難能可貴。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就像湖北電視臺"經視故事"中說的那樣,每個人都在看別人演戲,同時,每個人又都是舞臺上的主角。人生是舞臺,也是乘風破浪的航船。每位女性,無論相貌或年齡,都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之舵,不要重蹈瑪蒂爾德的覆轍。

"女人四十"一枝花。

女人四十,如日中天,光輝普照大地人間。

四十歲的女性因成熟而美麗,這是她們人生中的第二次美麗,也是最難得、最光輝的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