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皇帝一骑绝尘去探母,停停停,史书里可不是这么说的呀


少年皇帝一骑绝尘去探母,停停停,史书里可不是这么说的呀

深夜,少年一个人骑着马向郊外飞奔。他此行一个侍卫都没有带,急匆匆的出宫只为了去见一见他的生母。但很可惜,刚跑到皇陵,就被一众侍卫拦下。生母没见到,反而和宫里的正宫太后产生了嫌隙。

这是《清平乐》开场的画面,马上飞驰的少年,正是宋仁宗。他从八大王口中知道了自己的生母并非当朝太后,而是孤独守在皇陵的李氏。才有了刚刚开头的那一幕。

不过历史上的宋仁宗,到底有没有这一出戏呢?


少年皇帝一骑绝尘去探母,停停停,史书里可不是这么说的呀

拥有最多母亲的小皇帝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其实,这个故事就是根据宋仁宗的故事改编而来的。在《狸猫换太子》中,主要的故事内容是:

宋真宗赵恒有两个妃子刘妃和李妃,同时怀孕,他龙颜大悦,并且下了一道旨,说谁先生儿子就立谁的儿子为太子。但其实呢,刘妃是假怀孕,她在李妃生产的那天,买通太监弄了一个剥了皮的死狸猫,把李妃的儿子换出来,拿到皇帝面前邀功。李妃因此被赶出皇宫,太子继位当上了皇帝,才从包拯那里知道了真相。

虽然《清平乐》不像野史《狸猫换太子》一样,大幅度改编剧情,但剧中的故事,和历史还是有一定的出入的。


少年皇帝一骑绝尘去探母,停停停,史书里可不是这么说的呀

首先,宋仁宗赵祯可不仅仅拥有大娘娘这一位母亲。历史上的宋仁宗,可能是所有皇帝中拥有母亲最多的一个。他的生母是李氏,此外,他还拥有三位嫡母,分别是真宗元后章怀潘皇后、真宗继后章穆郭皇后、真宗第二位继后章献刘皇后,养母真宗杨淑妃,还有奶妈吴越国夫人许氏。

拥有这么多“母亲”的宋仁宗,要怎么处理母子关系呢?

其实,对仁宗来说,前两位嫡母没见过面太遥远了,他最亲近的妈就是大娘娘刘太后,小娘娘杨淑妃,还有奶妈许氏。

生下皇子,却在皇陵孤独终老,母子终日不相见

从宋仁宗生下来之后,他的生母就从生命中消失了一般。为什么明明生下了皇子,却无法获得应该有的地位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宋真宗对刘娥的宠爱

宋真宗对于刘娥一直宠爱有加,甚至一心想要册封她为皇后。无奈刘娥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宋真宗只能暂时将这件事搁置一旁。有一天,宋真宗意外遇上了当时刘娥身边的婢女,两人春宵一夜后,这位婢女竟然怀上了。这可高兴坏宋真宗了,因为他有了册封刘娥的借口了。

等到婢女生下儿子之后,刘娥在宋真宗的授意下,将孩子抱到了自己这里,并且视为己出。

《宋史·后妃传上·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刘娥)》:初,仁宗在襁褓,章献以为己子,使杨淑妃保视之。仁宗即位,妃嘿处先朝嫔御中,未尝自异。

那位婢女我想大家也都能猜到了,正是宋仁宗的生母李氏。后来,在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刘娥顺理成章被册封为皇后。

《宋史·后妃传上·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刘娥)》:人畏太后,亦无敢言者。终太后世,仁宗不自知为妃所出也。

一直到刘娥死了之后,年过四十的宋仁宗才知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住在皇陵的那位。但已经为时已晚,在刘娥死之前,李氏就已经驾鹤西去了。

专情的皇帝对于后宫女人来说就是噩梦

宋真宗对于刘娥的爱,那是真的专一,并且他丝毫不介意刘娥是“二婚”。

刘娥在入宫前,是流落街头的民间艺人。她和丈夫龚美一起,在街头卖艺时,被当时还是襄王的真宗赵恒一见钟情,纳入襄王府。在真宗继位后被封为美人,她的前夫龚美也摇身一变成了干哥哥刘美。

因为这个原因,当初宋真宗立刘娥为皇后的时候,遭到朝臣们的一致反对。宋真宗"卒立之",直接忽略了大臣们的意见,强行立其为后,这在宋朝是不多见的。更不用说,在立后前,宋真宗给刘娥做的一系列铺垫工作了。

对比之下,生下宋仁宗的李顺容就显得凄惨很多。

在大中祥符二年【1009】之前,真宗一共生育了五个儿子,其中次子赵祐是郭皇后所生,初封信国公,咸平六年【1003】,九岁天折,追封周王,诸号悼献,仁宗继位后追封嫡兄为悼献太子。

还有长子温王提、三子昌王祗、四子信王祉、五子钦王祈都是未名就天折,这些名字和爵位都是宋徽宗在位时的赐名追封。

虽然宋仁宗是宋真宗第六个儿子,却也是当时41岁的宗真宗唯一一个儿子。能在此时生下儿子,按理说是大功一件的事情。然而,这位立下头功的婢女不仅没了儿子,连一个封号都没有捞着。

之后,李氏又诞下了一个女儿,才被晋封为才人,但是这个女儿早夭,没有保住。之后,出于李氏的安慰,宋真宗将她晋封为婉仪。直到宋仁宗继位后,李氏才从婉仪晋升为顺容。

当初从李氏手里抱走孩子,宋真宗给李氏的说辞是,不希望宋朝再出一个武则天。但是,他难道不担心身为皇太后的刘娥成为武则天吗?更何况宋仁宗还不是刘娥亲生的,刘娥完全可以在刘家里面找一个人然后推翻宋家朝堂建立刘氏天下。

其实说到底,这还是因为宋真宗对于刘娥的爱,以及对于刘娥的信任,才会让他这么放心的将幼子和宋朝天下全部托付给刘娥。

对于后宫其她女人来说,宋真宗真的是有点薄凉,但对于刘娥来说,这个男人是真的一心一意呵护她宠爱她的人。


少年皇帝一骑绝尘去探母,停停停,史书里可不是这么说的呀

权势滔天的刘皇后,和我们印象中的后宫霸主不一样

刘娥能在二婚后,还得到宋真宗的宠爱,要说她真的单纯无心机是不可能的。在后宫的女人,没点手段要怎么在皇帝的宠爱中自保呢?

再说回刘娥本身。她非常机敏好学,并且成为宋真宗宠爱的女人后,她开始苦读经史。可以说她后来能够参与朝政垂帘听政所用到的知识均是那时候积累的。

而在成为后宫之主后,刘娥也没有欺压后宫的嫔妃。她和杨婕妤也就是后来的杨淑妃一同将宋仁宗抚养长大,在得知宋仁宗生母李氏生病后,又给她晋升为宸妃。然而,李氏在册封当天,就病重身亡。

原本刘娥想给李氏安排普通后宫下葬的礼节,但宰相吕夷简的介入,使刘太后改变了主意。吕夷简就说了一句话:“陛下不以刘氏为念,臣不敢言;尚念刘氏,是丧礼宜从厚。”意思就是说:太后陛下你要不考虑刘氏家族的以后,就当我没说,你要是想你们刘家以后能继续荣华富贵,这个宫人的丧礼就应该从厚处理。

64岁的刘娥转念一想,的确,自己也时日无多了,要是自己去了之后,宋仁宗知道真相,认为是自己刻薄了他母亲,会不会因此对刘家人下手呢?

最后,李氏的葬礼用度穿着一并按照皇后下葬的礼数来安排,并用水银实棺封棺。

李氏下葬后没多久,刘娥追赠李宸妃三代,曾祖进士李应已光禄少卿,曾祖母沈氏吴兴县太君,祖婆州金华县主簿延嗣光禄少卿,祖母汪氏新安县太君,父左班殿直仁德崇州防御使,母董氏高平[郡]太君。

得知真相的宋仁宗

刘娥死后一年,宋仁宗从八大王的口中得知真相。这对于当时宋仁宗的打击不小,他甚至多日不上朝,并下诏自责,追尊李氏为皇太后,谥庄懿,后改章懿。

后来,仁宗又亲自去洪福院祭祀亲妈,打开棺木才发现,李氏“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银养之”。仁宗不由感叹:人言其可信哉!至此,那些跳梁小丑,想要挑拨仁宗和刘娥关系的人终究没有得逞,一直到宋仁宗去世,刘家一门都平安富贵。

我是舒筱米,多平台讲书撰稿人,只愿和你分享有温度、有深度的内容。点点关注,更多精彩内容,即将呈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