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篇】Z CAM 如何進行曝光?

年前,後臺收到了許多Z CAM E2的使用問題:

低光和高光環境下該如何拍攝?

log模式該如何精準曝光?

如何進行有效的高幀率升格拍攝?

拍攝過程中的噪點該怎麼控制?

最佳畫質和最佳模式的拍攝建議有哪些?


其實歸根結底都是曝光方面的問題。所以,我們趕在春節前去了北京的鐘樓、鼓樓、菸袋斜街、後海等地給大家錄製了這期特別節目,希望大家看過後對曝光的控制能有所幫助。

【進階篇】Z CAM 如何進行曝光?

【進階篇】Z CAM 如何進行曝光?

01 曝光該怎麼理解

理解曝光可以說是攝影攝像入門的很關鍵的一步,曝光三要素分別為感光度、光圈、快門。而曝光控制就是要確定拍攝中的各種參數(快門速度、光圈和ISO),使景物能夠在感光元件上準確曝光,形成明暗合適,成像清晰的影像。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必須需要對曝光三要素有一定的瞭解。

【進階篇】Z CAM 如何進行曝光?

一般進行拍攝之前,必須先對拍攝場景進行測光,才能以此為依據確定曝光組合。為了方便計算出更準確的曝光參數,會經常使用到外置測光表進行測光,並且根據測量結果調整布光,在棚拍中尤其重要。那我們拍攝中我們需要注意哪些細節?沒有測光表我又該怎麼辦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下吧!

【進階篇】Z CAM 如何進行曝光?

02 拍攝的時候需要注意的細節

首先,我們要知道主體的明暗反差,比如亮面和陰影,主體和背景的明暗反差;其二,測量畫面內最亮部和最暗部的差值,我們瞭解的Z CAM E2有16檔動態範圍,那麼在拍攝的畫面內最亮和最暗相差在這個範圍內,就可以涵蓋所有亮部和暗部的細節。

【進階篇】Z CAM 如何進行曝光?

我們都知道Z CAM E2是雙原生感光,分別是500和2500,在夜景和弱光拍攝時使用第二檔感光可以獲得相對純淨的畫面,而在進行升格拍攝時,可以使用2500的感光來補償快門升高所帶來的的曝光損失;在拍攝Z-Log2時要遵循向右曝光的原則,可以使用Z CAM E2機身自帶的小工具直方圖和波形圖來查看。在使用到RGB波形圖時,我們可以精確的看到色彩信息,有沒有被裁切,曝光從而更加精準。

【進階篇】Z CAM 如何進行曝光?

03 Z CAM E2的曝光工具如何使用

很多朋友在拍攝的時候,手裡並沒有測光表,那現場用什麼來測光呢?那我們只能用機內的直方圖、斑馬紋、波形圖和偽色彩了。具體操作的話可以在系統的輔助工具中找到,在實際拍攝中,可以進行自定義按鍵方便使用。

【進階篇】Z CAM 如何進行曝光?

斑馬紋

斑馬紋一般有70%和100%兩種,70%的斑馬紋是拍攝中較為常用的,斑馬紋可以判斷畫面是否過曝,常用來測量人臉。臉部高光區域有一點斑馬紋即為正確的曝光,畫面中大面積的出現斑馬紋時即為過曝。


【進階篇】Z CAM 如何進行曝光?

直方圖

直方圖的橫軸0-255為亮度值,縱軸為像素的信息量,通過直方圖我們可以判斷每個亮度值的像素信息量,相較於斑馬紋,直方圖可以判斷畫面是否欠曝,直方圖處於相對居中時即為曝光正確。當畫面處於亮調時,直方圖的信息會集中在亮部,當畫面處於暗調時,直方圖的信息會集中在暗部。

【進階篇】Z CAM 如何進行曝光?

波形圖

波形圖的橫軸代表畫面的左右,縱軸0-100代表畫面的亮度,相較於直方圖我們可以更加準確的判斷運動物體的曝光。當波形圖主要居中在縱軸20-80時,曝光即為正確,畫面過曝的情況,波形圖的縱軸會溢出100,我們通常稱之為白切。而畫面欠曝時,波形圖有部分會低於0,我們稱之為黑死或黑切。

【進階篇】Z CAM 如何進行曝光?

偽色

偽色一般來說都是電影攝影機所用的工具,每個影視器材廠家的偽色色彩不盡相同,下圖是Z CAM E2的偽色參考圖。最右邊的紅色代表過曝,最左邊的紫色代表欠曝,而中間的粉色是正確的曝光。每一種顏色我們可以理解為一檔曝光,相較於波形圖,偽色的優點是可以觀察到畫面中所有細節的曝光,從而更好的控制反差和光筆。

【進階篇】Z CAM 如何進行曝光?

在畫面欠曝時,畫面會呈現出大面積的藍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噪點和橫紋底噪。

【進階篇】Z CAM 如何進行曝光?

在畫面曝光準確時,橫紋底噪就會瞬間消失了。當然,我們在拍攝過程中,可以把直方圖、波形圖與偽色混用,從而達到更好的控制曝光。

【進階篇】Z CAM 如何進行曝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