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隐藏的历史梗

1、姚汝能采访张小敬,说他自己偷偷写一些小说,在黑市上刊印得不错,觉得张小敬这人有意思想把他写进书里。历史上,姚汝能真的把张小敬写进了自己的书里,记载他在马嵬坡射杀杨玉环的族兄杨国忠:


唐别史《安禄山事迹》,署名华阴尉姚汝能,记述,天宝十五载马嵬坡,杨国忠出门遇上一群20多骑的吐蕃人正跟他说话,突然军队里传话说杨国忠跟吐蕃人一起反叛,军人们把他围起来,杨国忠斥责他们是不是要效仿安禄山造反,军人们说“你是逆贼,还说谁?”,骑士张小敬先把杨国忠射下马,然后割下他的头颅,屠割他的尸体。

姚汝能除了留下这本书外,他的生平事迹则没有记载。

《长安十二时辰》隐藏的历史梗

2、郭利仕原型高力士,戏说中李白让他脱靴子那位。葛老向张小敬要名字,林九郎向手下布置换宫中茶盏,郭利仕向李必诉苦,指向骠骑大将军郭利仕从宫里偷金银器,一个男人又从郭利仕库房偷金银器,这批金银器代表大唐的最高工艺,埋宝的地点是何家村。

历史上,高力士虽然是太监,但他真的被唐玄宗封为骠骑大将军。1970年在何家村出土过一批大唐文物,号称大唐遗宝,但这批文物跟高力士没有关联。


高力士因协助平定韦后太平公主之乱深得玄宗信任,累官至骠骑大将军等,他对玄宗非常忠诚。

何家村出土的金银器数量大,工艺精美,有若干件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何家村位于古长安城的兴化坊内。经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北大的专家学者们精心研究,何家村遗宝的主人可能是唐代官位显赫的尚书租庸使刘震,而遗宝的埋藏年代应在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爆发的泾原兵变中。

太子提到税制立了个flag,他没有机会实施他的想法了。历史上,太子李亨正是因为在市井私会韦坚,韦坚又在崇仁坊的景龙道观私会皇甫惟明,被李林甫发现打小报告给玄宗,闹出风波。当时的租庸调制确实已经出现问题,但直到李亨的孙子辈,税法才改革。

天宝五载正月,河西、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向玄宗表示应将李林甫撤职,还夸了韦坚一通。韦坚的姐妹分别嫁给了李亨和他的叔叔。三人私会被发现以后,玄宗一开始只是处罚韦坚和皇甫惟明,没想到韦坚的弟弟不消停,惹得玄宗大怒,李亨为了划清界限,主动请求跟韦氏离婚。


唐代从李渊武德七年开始实施租庸调制,它是均田制的延续和改进:均分田产,按人头缴纳田租、服徭役、缴纳布帛。这个税制促进了大唐前期的繁荣,但它成功实施的前提在于均田和准确的人口登记,到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大量存在,人口登记也与实际差距较大,田已经不均了,人已经死了或不在了,税还要继续缴,亏空的税加在还在的人身上,就造成没走的人税负过重,有些人就逃走成了黑户。唐玄宗开元初期对此整顿过,提振了经济,但没有本质上的变革,后期情况就更趋严重。

李亨当太子时跟李林甫斗,安史之乱后忙于平叛,一生在经济上没有建树。租庸调制一直到唐德宗年间才被改为两税法并延续使用到清朝。

剧中李玙与李必的这段对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深一层次面临的实质性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