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人群與炒房客的戰爭,真的是以卵擊石嗎?

剛性需求的痛苦:房子正在進行內部流通,成為有房族的遊戲。

本著一個經歷了房地產市場起伏變化每一個週期的人,我可以好不誇張地說:2015至2018年這一輪房地產市場調控是歷史上最瘋狂的一次。

比如北上廣深,2015年,這項政策在只是放鬆一年之後就不得不立即收緊,因為老百姓的購房熱情極大超出了政府的預測。

剛需人群與炒房客的戰爭,真的是以卵擊石嗎?

2017年是限價潮開始的時候。我必須要說,這一代表性的創新,已經衝擊了歷史上每一個開發商的要害,但沒想到,在這之後房地產市場,卻是一二手房市場開始反轉,讓房地產市場徹底沸騰。

在很多較強法人二線城市,開始“大搖號”,老百姓展開爆炸式買房。真的是全民炒房,房地產市場從此暴走。

比如上海,現在已達780萬套的住房總量,其中個自己住的490萬套,出租住房290萬套。換言之,上海37%的住房市場是由擁有多套公寓的人投資的。

剛需人群與炒房客的戰爭,真的是以卵擊石嗎?

目前剛需不改,購房卻愈加困難。很明顯,大眾看到的只是高房價,但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我們都知道,他們的對手不是同類,而是炒房、投機者,剛需人群對抗炒房客如同以卵擊石。

另外,據貝殼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在上海二手房市場中,有60%屬於置換客,他們的操作方式 都是賣一套買一套。

此外,有研究表明,上海二手房市場60%的人屬於賣一套買一套。

其實仔細一想就知道這個數據是合乎情理的。像那些大城市較為成熟的二手房市場體系中,這類人群將會成為一個最大的。如果我們真的想一次性就買到最想要的房子,可能性微乎其微。

剛需人群與炒房客的戰爭,真的是以卵擊石嗎?

更奇怪的是,在每一個上升週期中,同一批人都參與了房地產的買賣過程。他們似乎已經熟悉這一點,決不會放過每一次賺錢得機會。

我相信我並不孤單,你們都應該有感覺:大城市的房子都是在一群人的手中來回變換,這是他們的遊戲,如果你只是一個剛需的人,這場遊戲可能不歡迎你。

還記得在2015年,有開發商資金緊缺,首付10%,現在就不復存在了。

財富就在眼前,如果只看到這不斷上漲的房價,擔心要工作多少年才能買房,那你就永遠是局外人。如果繼續想辦法,買不起大的買小的,買不起內環買外環人多的地方,今後,與其在房價上漲的困境中掙扎,不如先上船,想換房子也有資本!

剛需人群與炒房客的戰爭,真的是以卵擊石嗎?

2015年之前,市場相對正常。這就像趕集市場打開了一樣,一時半會擋不住人潮,房地產市場依然在暴走。

事實上,40年來人民幣升值了200倍,而房子升值了100倍,我國人均住房面積為60平方米,是收入增長了100倍。上世紀80年代,工資是每月24元,現在人均每月6千,因此,房價不會因為一批人買房而上漲。

你們說是不是這樣呢?歡迎討論。



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挑房、選房、買房、投資......

關注我,給你最真實的雲南房屋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