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難題:離了對不起孩子,不離對不起自己

婚姻危機:離了對不在最近的《奇葩說》中,有這樣一道辯題:“決意離婚的夫妻,要堅持到孩子高考結束嗎?”

看到這個辯題的第一眼,其實很多人心中都有了一個答案:那就是堅持下去。原因很簡單,高考是大事,孩子的未來是大事,父母忍耐一下好像沒有什麼太多問題。

而這場辯論的最後結果,也是父母一方的觀點獲勝了,為了孩子的高考要堅持。

辯論雖然結束了,但這一道辯題背後,卻代表了父母和孩子的觀點。

很多父母會說:為了給孩子完整的家,絕對不能離。

而孩子的觀點則是:求求你們,趕快離吧,你們的爭吵和冷漠我受夠了。

父母愛孩子的心可以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同樣也值得關注。只不過是兩個不同有不同角色的人,站在各自的角度看問題罷了。

對於這個問題,橋恩心理的婚姻情感指導老師宋燕曾說:

“在我十幾年的中高考心理輔導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會說,等孩子高考之後,再處理感情問題。如果不是為了孩子,早就離了。父母一般會認為,高考過後的孩子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在這個時候離婚或許是影響最小的。

很多父母都會把這種看成是一種犧牲,但是父母的犧牲真的可以成全孩子嗎?其實對於父母的婚姻狀況,孩子比我們想象中瞭解的更多。傷害孩子的並不是離婚這件事本身,而是婚姻中的衝突和冷漠。

完整的愛比完整的家更重要。”

離婚難題:離了對不起孩子,不離對不起自己

有這樣一位母親,她說,丈夫工作比較忙,脾氣不好。對家庭不怎麼傷心,家裡大小事務,都是自己處理。外人看來,她是典型的賢妻良母。可是丈夫卻是個喜歡沾花惹草的人,有好幾次,她都發現丈夫跟別的女人曖昧。

她每次拿這些事跟丈夫爭辯,丈夫都會說:“我在外面工作累,你把家照顧好就行,其他的事不用你管。”

這位母親有過無數次想要離婚的念頭,可是為了女兒的成長,她一忍再忍。

後來女兒上了大學,有一次過節回家,看到母親額頭上重重的傷口。追問之下,母親告訴女兒:家庭已經破碎了。可是都老夫老妻了,那麼多年過來了,自己早就習慣了,犯不著離婚。一箇中年離異女人不受社會待見,自己又沒什麼工作能力,就這樣將就著過吧。

聽完這些,女兒哭了,覺得是自己拖累了母親,一時間很恨父親。

最後女兒不願母親再忍受這些,才帶著母親一起來做心理諮詢,就是

希望母親能夠勇敢一點,重新給自己一個選擇的機會。

面對一段失敗的婚姻,有太多太多的女人選擇為了孩子忍辱負重,也習慣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守著這段飽受折磨的不幸婚姻。

但其實孩子也無法從父母冷漠無愛、無休止爭吵的舉動中體會到幸福,這樣的家庭不僅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毫無意義,甚至對孩子成年後的婚姻觀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如果父母勉強將就在一起,卻整日冷眼相對、爭吵不休,反而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決定要不要留在婚姻裡,往往與孩子無關!

孩子長大了,能體諒到媽媽的不容易,也能體會出父母的不幸福。

離婚難題:離了對不起孩子,不離對不起自己

每次一有明星宣佈離婚,很多網友都會感慨,真是苦了孩子。

可是回過頭來想一想,如果一個家庭中,充滿了無休止的爭執、冷漠。一段冷冰冰的婚姻、家庭,對大人、對孩子都沒有任何好處。

網上曾經有這樣一個排序,來說明家庭狀態對孩子的成長影響:足夠好的婚姻>足夠好的離婚>糟糕的離婚>糟糕的婚姻。

所以說,很多時候,如果在孩子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而家庭環境實在是糟糕到了一定的程度。脫離這種畸形的家庭,也許對孩子的成長會更好。

心理學家 Rubenstein, C. 調查發現,父母離異不是造成孩子性格缺陷的主要原因。

最根本原因的是,孩子沒有從父母那裡獲得足夠的愛和關注。

而離婚後,如果父母能儘可能給予孩子最大的關懷和陪伴,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那麼孩子感受到的溫暖或許比在一個壓抑的家庭中要更多。

但是這裡要杜絕一種現象,有的父母離婚後,獲得孩子撫養權的一方會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剝奪另一方的探視權,這對孩子而言,非常殘忍。

任何孩子的成長,都需要父母雙方的共同陪護。這種陪護不是說,夫妻住在一起就可以了,而是夫妻共同營造出來的一種真實和諧的家庭氛圍。

離婚難題:離了對不起孩子,不離對不起自己

看完上面的這些觀點,似乎是在勸說每一對情感不合的夫妻,都應該為了孩子著想,選擇離婚,降低對孩子的傷害。

其實並非如此,這次討論的前提是,在婚姻已經幾乎不可能再維持的情況下,如何最大程度降低對孩子的傷害?同時也降低對自己的傷害?

無論是出軌,還是其他生活瑣事,婚姻中的問題,不是在某一刻才發生的。當爆發到非要用離婚去解決,也說明問題已經十分嚴重了。

只不過也會有一部分父母,會打著愛孩子的幌子,實則是因為愛面子,覺得離婚丟人,所以選擇不離婚;亦或者因為擔心要獨自撫養孩子,不願揹負這些壓力,所以不願意離婚。

所以如果決意要離婚,也要儘可能減少對孩子的傷害,並對自己離婚後的能力給出一定的評估。

首先,自己能一個人獨立養活自己和孩子,讓自己離婚後生活不受影響;

再者,就是調節情緒,不讓離婚後的情緒和抱怨成為孩子的壓力。

而如果選擇不離婚,那只有一點,就是想辦法修復夫妻關係,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最後,夫妻關係不穩定,出了很大的問題。作為一個真正對家庭負責的男人,應該思考如何穩定感情,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庭;一個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的女人,也應該積極尋求更加“通情達理”的方法,讓丈夫回心轉意,而不是大吵大鬧,失去最後的優雅!

面對離婚,離或不離,其實最重要的是,珍視自我,讓自己的內心更強大,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給予孩子更健康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