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醫生被砍後首露面,中國醫生,太難了

還記得陶勇嗎?

沒錯,就是疫情前被患者砍傷的那位眼科醫生。

陶勇醫生被砍後首露面,中國醫生,太難了

2020年1月20日,陶勇醫生被自己治好的患者襲擊,頭上被砍了三刀,左胳膊、右胳膊前臂、左手掌及後背都有多處傷口,經過緊急搶救,直到兩週後才脫離生命危險。

3月28日,在傷醫事件發生2個月後,陶勇醫生首度面對公眾,以直播的形式告訴大家他很好以及自己的心路歷程。

他表示:“這段時間,是我人生最為黑暗的低谷。”

陶勇醫生被砍後首露面,中國醫生,太難了

28日,陶勇在直播中與公眾見面(圖源:直播截圖)

在直播中,他說了一個自己和患者的故事。

一名艾滋病患者,同時也患有眼疾,患者由哥哥陪同來找他看病。

由於病人有艾滋病,很多人不願給他醫治,病人找到陶勇醫生的時候,已經快絕望了。

陶勇醫生接下了這位病人,並且在兩個月內幫助他恢復了視力,讓他能獨自去北京複診,不需要再由哥哥陪護。

於是,病人的哥哥給陶勇發了條短信。

陶勇醫生被砍後首露面,中國醫生,太難了

講完這個故事,陶勇接著說道:

假如以後再遇到這樣的患者,我還是會選擇出手去幫助他治療,儘管他們沒有給我表示任何物質上的東西,但是就這條短信,足以讓我覺得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為你拯救了一個人,你拯救了一個家庭,而這個人正因為在他最困難最黑暗的時候沒有被人拒絕,所以他仍然對這個世界抱有感恩之心。

這正是我特別想表達的,也是為什麼我自己在遇到這次劫難後,仍會告訴自己不要埋到仇恨中。

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我們的世界充滿了陽光和鮮花,但是你一定要用你的眼睛去看到它。

等病好後,我還想繼續在臨床工作。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陶醫生是個特別善良的人,患者有困難,他都會出手幫助。

手術費付不起,他就墊付;只夠做一隻眼睛手術的錢,他給做兩隻眼睛。

陶勇醫生被砍後首露面,中國醫生,太難了

就連給那位砍他的患者做手術,也是忍著巨大的腰痛和背上的6顆釘子做下去的。

在受到傷害後,他也選擇了放下,心中始終充滿著陽光。

有網友說: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陶醫生真是一個特別美好的人。

確實如此,但有一點,我們需要警醒。

陶醫生有資格選擇原諒,但我們不能同意。

陶勇醫生被砍後首露面,中國醫生,太難了

一個優秀的眼科醫生有多珍貴

否則,我們將對不起千千萬萬個陶勇這樣的醫生。

- 01 -

前段時間,我們的國寶鍾南山,也被罵上了熱搜。

當初疫情發生時,84歲的他連夜登上武漢的高鐵,兩個多月一直在為人民奮戰。

疫情還沒結束,就有人血口噴人。

起因是,在一個關於鍾南山的紀錄片裡,他的兒子出現在鏡頭裡,戴了條愛馬仕的皮帶。

陶勇醫生被砍後首露面,中國醫生,太難了

於是,有的人就瞬間激動了。

他們大放厥詞:

“這兒子穿這條皮帶,估計也是嬌生慣養的。”

“大家都以為他兩袖清風,一看兒子就知道不是了。”

“在公眾面前兩袖清風,私下肯定沒少撈油水。”

……

要多難聽,有多難聽。

首先,我們看看鐘老兒子的履歷。

國家級千百萬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廣州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主任委員,廣州醫學會主任委員。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客座研究員……”

你見過哪個嬌生慣養的人,一個走後門的人,能成為國家承認、做客哈佛的人才嗎?

其次,憑本事掙的錢,戴條好腰帶怎麼了?難道當了醫生,就得打扮得窮酸才能凸顯醫德高尚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一批人對醫生這個職業充滿了惡意。

他們不能露富,一旦穿著打扮好一點,就會刺激到某些人脆弱的心靈。

他們認為,只要你是醫生,你就不配過得比別人好。

彷彿自己過得不好,都是醫生的錯。

於是,這些人就將心中的怨氣發洩給醫護人員,傷害他們。

誠然,任何行業裡,都會有老鼠屎。

但黑暗的從來不是一個職業,而是某一個人。

將某些老鼠屎的行為上升到對整個醫生職業的偏見的人,不是蠢就是壞。

- 02 -

培養一個能救人治病的醫生,你知道有多難嗎?

光在時間上,就得至少花11年。

5年本科,3年碩士,3年博士。

陶勇醫生被砍後首露面,中國醫生,太難了

本科醫學生教材,被譽為”藍色生死戀”的系列叢書

這期間,寫論文、發期刊、做實踐……每一樣,都需要花費無數的時間和精力。

工作期間,不僅經常加班連軸轉,還需要擔心來自患者的傷害。

在中國,培養一名醫生不容易,當一名好醫生,也不容易。

在紀錄片《中國醫生》裡,有一位朱良付醫生。

作為急診醫生,他幾乎沒有多少休息的時間,只要有病人就診,他就必須趕到醫院。

他曾創下一個記錄:做完一場凌晨十二點的手術後,又接著做了16臺造影手術。

等到休息時,已經是第二天早上五點了,這個時候他才敢讓自己顯露出疲累。

陶勇醫生被砍後首露面,中國醫生,太難了

然而,這麼一名敬業的醫生,也曾被人怒罵。

一位病人去世了,家屬對他說到:“我想把你撕成碎片,是你把我家老爺子害死了!”

那一刻,他感到很委屈,因為他比家屬更希望病人活得好好的。

陶勇醫生被砍後首露面,中國醫生,太難了

面對高負荷的工作和這樣的醫患氛圍,他曾擔心自己某天會猝死,但他卻不敢死。

他說:“我現在是主任醫師。國家差不多要花25年培養出這樣一個人,如果我要是死了,就是浪費國家資源。”

陶勇醫生被砍後首露面,中國醫生,太難了

多麼令人心酸的話啊。

據統計,目前全國麻醉醫生只有8.5萬人,缺口約有30萬。

兒科醫生約有10萬人,缺口達20萬。

全國兒童醫院僅有92家,僅為醫院總數的0.4%左右,而我國14歲以下的兒童有2.2億餘人,平均每千名兒童只有0.46名醫師。

世界平均水平每1萬人有1名精神科醫生,中國每1萬人只有0.149名精神科醫生。

據國家衛計委統計,全國病理科醫生缺口可能達3至4萬人。

……

醫生在我們國家是稀缺資源,但卻有人從來不珍惜他們。

既指望醫生懸壺濟世,又不尊重他們,這樣只會讓醫生寒了心。

請給予醫生最基本的尊重吧,因為保護他們,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否則,醫生職業將會面臨一個局面:後繼無人。

而我們,也會面臨一個更嚴重的局面:無醫可尋。

- 03 -

疫情期間,有無數的醫護人員,在一線奮戰。

李文亮,最早發現疫情的醫生之一,卻因感染離世。

劉智明,武昌醫院院長,日以繼夜的奮鬥在第一線,因感染病毒離世,妻子痛哭追趕殯葬車。

宋英傑,衡山馬跡衛生院藥劑組副組長,連續十天奮戰在防控一線,身體負荷過重,猝死在醫院宿舍。

……

疫情期間,有無數的醫護人員,在一線奮戰,他們也害怕,但義無反顧。

有人成功凱旋,有人倒在路上。

無數醫護人員,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有些人甚至付出了生命,才把疫情控制住。

但這些白衣天使,也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中國醫生》裡有句話:

“所謂醫生的責任與擔當,不過是一群普通人穿上了白大褂,開始救死扶傷。”

陶勇醫生被砍後首露面,中國醫生,太難了

我們不能一邊讚揚他們,卻又一邊傷害他們,這樣不對。

以前每次寫到醫生時,總會在後臺看到一些留言。

他們罵我,不該為醫生正名,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遇到的醫生很壞,所以覺得天下醫生都不行。

我和他們說那是個例,他們說我見識少。

後來,我不和他們爭辯了,因為我知道:

心中都是黑暗的人,看這個世界也是黑暗的。

楊文醫生遇襲後,她的學生弔唁時帶來花中的卡片上留下了一句話,我印象很深:“下輩子做一個老師吧,拯救靈魂比拯救軀體更重要。”

有些人,比起治病,更應該治心。

不要每次等到需要醫生的時候,才把醫生當做白衣天使。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陶勇醫生被砍後首露面,中國醫生,太難了

*注:本文部分來自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