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下一起傷醫案還有多遠?

1


這幾天,一位叫陶勇的醫生度過了危險期,逐漸開始了康復訓練。

春節前四天,也就是1月20日,這天是24節氣中的大寒,作為北京朝陽醫院一名眼科醫生,陶勇遭遇了一場生死劫。

這天他在出診時,一名患者突然衝了過來,拿著菜刀對他一頓亂砍,陶勇的左手骨折、神經肌肉血管斷裂、顱腦外傷、枕骨骨折,失血1500ml,兩週後才脫離生命危險。

醒來後他說,萬幸,撿了一條命!

從陶勇被砍一直到開始康復訓練,這一個月的時間,是國人度過最漫長的一個月,也是醫生這個職業從為人非議到重回人間天使的一個月。

這一月裡,新冠疫情從武漢出發,肆虐全球,5萬多人感染,2千多人死亡。

這一個月裡,全國各地共選派醫療隊超過330支,共計4萬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其中重症醫學科、感染科、呼吸科、循環內科的醫護人員達到了16000多人。

這一個月裡,全國共報告醫務人員確診感染超過1700名,其中6人不幸殉職。

火神山、雷神山、方艙醫院......每一個最危險的地方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網絡上、媒體上處處都洋溢著對醫護人員的讚美之情......


2


時間再往前倒退1個月。

2019年12月24日早上,北京民航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楊文在值班過程中,遭人行兇傷害,頸部嚴重損傷,終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殺人者患者的兒子孫文斌。

時間再往前倒退2個月。

10月22日上午,甘肅省人民醫院肛腸科醫生馮麗莉在給患者做檢查過程中,一名男子闖入診室,朝著馮麗莉連砍數刀,致其胸腹部多處嚴重致命傷,最終不幸身亡。殺人者楊某是她的患者。

據統計,僅2019年1—7月份,全國公開報道的傷醫事件就有將近40起:

1月21日,昆明,一位產婦家屬連續5天對產科醫生進行侮辱謾罵,並打傷醫生。

2月23日,河南,因為醫生沒能搶救成功一個服毒自殺的病人,患者家屬圍毆醫生,甚至當眾逼其喝尿。

5月29日,浙江,一名護士因為沒能提供紙巾被病人掐暈,送進重症監護室搶救……

即便是疫情期間,針對醫護人員的暴力事件也層出不窮。

有患者或者家屬辱罵、毆打醫務人員的;有人為發洩不滿,向醫務人員吐口水的。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月20日,全國各地累計發生涉醫矛盾2.7萬起,各類傷醫擾序案件232起,被查處的人員277人。

疫情期間,傷醫案件高發!


3


陶勇醫生怎麼也想不到,舉刀追砍他的竟然是自己的患者。給患者崔某做手術那天,正趕上陶勇腰傷復發,他硬是咬牙堅持做了兩個小時的手術。崔某經濟困難,為了照顧他,陶醫生還幫他節省了不少住院費用。

殺害楊文醫生的行兇者孫文斌曾是一個屠夫。十多年前,孫文斌又養豬又喂牛,曾在北京通縣租過一個農村的院子。孫文斌曾跟醫生嘮過家常,他說,自己命運悲慘,所有人都對不起他。

經濟困難群體是暴力傷醫的“主力”。

整體看,目前我國醫療資源不足、醫療保障水平低,讓老百姓感到看病難、看病貴。分級診療制度又剛剛起步,要做到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尚需時日。大量本應由基層醫療機構接收的患者紛紛湧入大醫院,使醫生疲於應對。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發生很小的一點糾紛,都有可能點燃患者心中的不滿情緒,從而引發暴力衝突。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多起傷醫事件中,當事人或其家屬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問題。面對困境時,他們更偏激,更容易崩潰,更願意抱怨、洩憤,更傾向於用暴力解決問題。

醫護人員就成了最直接的犧牲品。

目前在國內,無論對醫生還是對患者,都缺乏相應的干預機制。醫生既要完成醫療任務,又要兼顧患者及其家屬的情緒、心理問題,很多時候難以兩全,最終導致不滿甚至仇恨情緒產生。


4

目前,疫情正在慢慢平息。疫情期間湧現出的大量的醫護人員的感人事蹟也終將成為記憶。醫患關係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候再次成為熱點。

下一步,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是我們在公共衛生領域要做的頭等大事。希望能借此機會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補足短板,完善機制,並藉此改善醫患關係。希望在未來,醫護人員被傷害的新聞,越少越好。

明天,仍任重而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