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香”只是为了拜祖先?你可能对它背后的“香文化”一无所知

在陕西终南山里,经常看到一对父子,父亲头扎发髻身穿长衫宛如世外高人,儿子跟在后面憨厚朴实,时不时停下来聆听父亲对草药的讲解,他们便是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易蛰香蒸技艺第五代传承人赵秋实父子。

“燃香”只是为了拜祖先?你可能对它背后的“香文化”一无所知

赵秋实父子

易蛰香蒸技艺到现在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是赵家祖传的一种特殊制香技艺。除了全部流程都需要纯手工纯天然以外,它独一无二的地方是用酵母来制香。

所谓“酵母制香”,其实就跟蒸馒头一样。因为草木香燥性大,加入酵母可以去其土性和燥性,不仅使香的味道更加平和,而且留香时间也比普通的香要长出几倍,易蛰香也凭此技艺在制香圈中稳稳占据一席之地。

除了制作技艺的独特之外,他们制香的态度和理念才是更值得称道的地方,赵秋实老师的一言一行中无不透露着被“香文化”浸润过的痕迹!

“燃香”只是为了拜祖先?你可能对它背后的“香文化”一无所知

赵秋实

我国“香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屈原就在《离骚》中,就用三十几味香草来形容君子:“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曹雪芹先生也在《红楼梦》中频频写到香,比如十八回元春省亲时的“各处帐舞蟠龙......鼎焚百合香,瓶插长春之蕊……”。

还有十九回中宝玉与黛玉的嬉闹:“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此外《西厢记》、《金瓶梅》中都有用香的场景出现。

那“香文化”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人们如此爱不释手呢?

沟通天地,请天佑我

香从神农时期“先民驱虫疫”的作用之外,更多的被用来祭祀祖先,敬奉天地、日月、神明,在宋代丁谓所著的《天香传》中写道:“香之为用,从上古矣。

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

远古时期混沌初开,人们一切的物资来源全部取自大自然,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但大自然随便一个洪水、地震什么的灾害都可以轻易的夺取人类的性命,人们对它既爱又怕,却又没有能力反抗,最后只能选择臣服!

古人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神灵崇拜”都来源于此。

要表现臣服,终归是需要一种“仪式感”的,于是“香”应运而生,在袅袅升空的烟气中,人们认为自己的祈祷与心愿能“直达天听”,被天地或者神明听见,以保佑自己或者国家事事如意风调雨顺。

“香”在此被赋予了打通世界不同维度空间的重任,干旱时候要先燃香求雨、战乱时要燃香求平安......

在道家和佛家中,“香”更是不可或缺的物品,“三柱真香通信法,三界神明降福来”的说法便来自道家,佛家更是在《苏悉地羯罗经》、《大日经》等经卷中把香视为圣品。

点燃一炷香,便开启了人类与天地的沟通仪式,无论是祭奠先人、沟通神佛,还是祈求上天都从这一支香开始。

“燃香”只是为了拜祖先?你可能对它背后的“香文化”一无所知

2、香在外,道在内

在易蛰香的制作过程中,经常重复这样一幕:赵秋实带着儿子在茫茫大山里寻找时着令香材,每次都只能采很少一些,

稍微错过点时间的香材都不能用。

因为只有选用顺应时令的香材,才能发挥植物最大的效用。这种顺应还包括讲究用特定产地、特定时间采摘的香材,一切都顺应自然规律,以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正如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也是中国哲学最基本的思想之一“天人合一”!

古人认为宇宙自然是大天地,而人是一个小天地,这在本质上相通,所以天地与人相通。只有顺应规律,人的身体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其实,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都有着自己背后的规律,我们的使命便是顺道而为,小到吃当季的蔬菜、早睡早起,大到一个团体的随顺众生,都需要遵循其中的规律,这便是我们在香文化中悟出的基本道理:

生活处处充满了道。

“燃香”只是为了拜祖先?你可能对它背后的“香文化”一无所知

赵秋实父子

3、文人名仕的“潮流风向标效应”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代,读书人是真正被人高看一眼的人群,他们的喜好也被人们所追捧。文人所爱的一切都被归于“风雅”的范畴,香也不例外。

古代文人爱香,制香、品香,坐卧都离不得。也因此催生了一大批写香的诗,比如苏轼的

《和黄鲁直烧香》

四句烧香偈子,随风遍满东南;

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还有黄庭坚的“香癖”逸事:在他被贬宜州,居室简陋只能与屠户比邻时,仍要在卧榻焚香而坐,并记于诗中:贾侯怀六韬,家有十二戟。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

诗中有香,画中自然也必须有,在李公麟《西园雅集图》中画了十六个人的聚会,画中古器用了十多个,其中一半是香炉。

可见文人聚会中,抚琴、品茶、饮酒,都离不开焚香,从某种意义上说,焚香比其它风雅之事更为重要!

在米芾为此画所做的《西园雅集图记》中一句话总结可谓十分贴切:“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于此”

“燃香”只是为了拜祖先?你可能对它背后的“香文化”一无所知

《西园雅集图》局部

“香”还是我国古代主流思想“儒释道”三家的共通之处,文人、僧人、道人都爱它!

在文人们在爱香的前提下,还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护生诗”,比如说:

世间水陆与灵空,总属皇天怀抱中。

试今设身游釜甑,方知弱身受惊忡。

——白居易·《戒杀诗》

飞来山鸟语惺忪,却是幽人半睡中,

野竹成阴无弹射,不妨同享北窗风。

——陆游·《护生吟》

我们可以说,香催生了一种独属于中国的文化与生活模式,让人参之不尽、悟之不竭。这种“香文化”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其背后悲悯、淡然的普世价值观,在我们现在看来仍有借鉴意义。

“燃香”只是为了拜祖先?你可能对它背后的“香文化”一无所知

4、从香炉材质看历史发展进程

在汉代经济稳定时,香炉才在上流社会中普及,材质是当时比较流行的青铜器。

到魏晋南北朝时候文人阶层开始接触熏香,香炉制造技艺进一步提升开始使用精致的瓷器。

随着隋唐时期经济的空前繁荣,香炉材质也跟着上了一个台阶,开始出现金银等贵重材料的香炉,不愧是盛世大款代表。

到宋代时,瓷器技艺达到巅峰水平,加之宋人驰名的审美水准,使当时的香炉从材质创新和造型方面都成为划时代的存在。

到元明清时期,香炉彻底普及走进了百姓家,但也因为这种“普及”使得香炉材质再无更高突破,走上了“普通”的道路,虽然其中也不乏精品,但基本只能算是与之前持平

,已没有了宋代的超高飞跃。

之后的香炉随着文人雅士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上的转变,与香文化一起被局限于庙宇神坛之上,渐渐被人遗忘......

香炉材质和造型的背后,代表着的是当时的工匠技艺能力、审美标准和社会经济实力,从香炉材质的进化史可以窥见其背后历史的发展。

“燃香”只是为了拜祖先?你可能对它背后的“香文化”一无所知

香文化再度归来

香文化的没落在近年来渐渐开始有所起色,人们对“非物质遗产文化”的重视和理解,使得越来越多的传承人开始重拾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信心。

易蛰香的第五代传承人赵秋实,便是在做了多年“园艺匠”之后,在保护非遗的浪潮中重新请出祖上流传下来的“酵母种”,重新操持易蛰香蒸技艺,并尽职尽责的培养着下一代传人......

人们对香的认识,也慢慢从之前固有的庙宇专用印象,开始转变为更广泛的熏香、香疗,热爱古风的人们更是拾起了针线,自己绣制“香囊”配置香料,这都是让人惊喜的效果!

其实不光是易蛰香,其他很多非物质遗产手艺也开始受到关注,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之前无人问津,大家都觉得很“土”的手艺,现在也慢慢有年轻人愿意来学习、尝试。

相信每个尝试过的人都会成为非遗传承的一粒种子,在各个角落生根发芽,使这些非遗真正成为大家愿意接受的样子!

这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正是现代人回归“天人合一”、顺应规律的表示,回归文人名士曾追寻过的风雅之事与文化内涵,使“香文化”不要断了“香火”!

“燃香”只是为了拜祖先?你可能对它背后的“香文化”一无所知

赵秋实父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