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罰款支出 可以在稅前扣除嗎!

古人常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個人尚且容易犯錯,更不用說隨著經濟一同發展的企業了。但是雖然錯誤有時是無法避免的,但是為了減少甚至杜絕錯誤的發生,一些懲罰措施卻是很有必要的,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罰款了。那麼下面問題來了,企業罰款到底可不可以稅前扣除呢?

企業的罰款支出 可以在稅前扣除嗎!

財務工作中,你是否遇到焦頭爛額不知如何解決的問題呢?


罰款的種類

其實很多人認為,罰款就是對企業違規行為懲罰措施的一種手段,所以企業是不可以進行稅前扣除的。但是在實際中,這個問題是不能一概而論的,而是應該本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態度去處理,因為懲罰性質不同,施行的措施也不一樣。一般來說,懲罰分為兩種:

1.行政性罰款:例如稅務機關處罰,工商機關處罰等;

2.經營性罰款:例如銀行滯納金,供應商違約金等。

這兩種情況的支出,雖然都是屬於罰款的範疇,但是兩者的性質不同,企業進行稅前扣除的情形也就不同。

行政類罰款

這裡可以看門見山的說:行政類的處罰,一定不可以在稅前扣除。那麼這類處罰都有哪些呢?《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以下支出不得在稅前扣除:

1.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

2.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3.企業所得稅稅款;

4.稅收滯納金;

5.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6.贊助支出;

7.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

8.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由此可見,所有違反法律法規產生的行政處罰支出,都不可以在稅前扣除。因為行政罰款,本身就是一種警示,如果再寬容地讓企業可以進行稅前扣除,那反而不能起到行政罰款的真正意義。

經營性罰款

雖然行政性罰款不可以稅前扣除,但是經營性的罰款還是可以在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稅前進行扣除的。但是經營性罰款的情況有很多,這裡只能例舉一二。

比如企業向銀行貸款,逾期歸還時所產生的罰息;再比如企業與其他企業簽訂購銷合同,卻未能達到購貨方要求而支付的“違約金”等,這些都可以在稅前進行扣除。其實正常來說,除了行政類的處罰,其他處罰都可以在稅前進行扣除。

小編認為,雖然財務工作的模式是固定的,但是思維卻是靈活的。所以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多讀、多想、多看。只有這樣我們在處理問題時,才能懂得隨機應變,以免發生錯誤而造成的諸多麻煩和損失。

其實財務工作並不難,只是你沒有掌握一個好的方法。讀萬卷書,不如名師指路,想要了解彙算清繳,必須找個好的老師為你指點迷津。

企業的罰款支出 可以在稅前扣除嗎!

即可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資料!還可以免費試學會計課程15天!

因領取人數太多,不能及時回覆,請大家耐心等待。。。。


企業的罰款支出 可以在稅前扣除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