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志:範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清天下之志

地名志:範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清天下之志

範滂字孟博,後漢細陽人(今阜陽市太和縣。少年就清節自勵就磨礪,為州人所敬佩,朝廷因其品行孝順、正直而將其選拔為孝廉後光祿四行。當時冀州地區發生饑荒,盜賊紛紛而起,於是朝廷任用範滂為清詔使,派他前去巡行查辦。範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清天下之志"。等到了冀州境內,貪官汙吏聞知範滂嫉惡如仇,都自動辭官逃遁而去。

后皇上下詔三府衙門的屬官要求呈報反映官吏好壞的歌謠,範滂舉奏了二十多個,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祿的權貴。負責此事的尚書責被範滂彈劾的人太多了,懷疑他有私心。範滂回答說:"我檢舉的是深深地禍害百姓的人,(我)難道會因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汙嗎?加之因為召開三公會議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舉奏了最緊要的;那些沒有查清的,還要進一步查實。我聽說農夫除掉雜草後,好的禾苗才會茂盛;除掉奸賊後,皇上的周圍才會變得乾淨。如果我的話有不符合事實的,甘願領刑"。

太守宗資聽說範滂有好的名聲,(於是)請求朝廷讓範滂暫任功曹,並把政事交給他處理。範滂在任功曹期間,嚴厲地整治奸佞之人。那些在行為上不孝順長輩、不尊敬兄長,不遵循仁義禮制要求的人,一律清除、驅逐出官府。推薦品德高尚的人,使他們能夠顯貴,提拔貧寒之士,使他們能夠擔任應該擔任的高位。

"登車攬轡,慨然有清天下之志",遂成為中國

地名志:範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清天下之志

歷史上以天下為己任,敢於擔當,敢於與貪汙腐敗之徒作鬥爭的忠勇志士的寬大胸懷的寫照。

《阜陽地區志》收有範滂傳略。


地名志:範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清天下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