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復:匠人精神 以心煥新

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倫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但其中只有中國的文明綿延至今,自始至終從未中斷。中華文明以其獨特性和源遠流長屹立於世界文明之林,至今仍光彩奪目。五千年曆史是一個漫長的歷程,其中有進步也有倒退,有輝煌也有悲涼,有極盛也有衰亡,有風和日麗也有血雨腥風……但是,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總有一些璀璨的明珠在引領著中國的歷史進程。而伴隨各朝各代出現的歷史物品就成了中國歷史最好的見證者,所以文物修復是我們研究歷史真相的一個重要途徑。

在華夏廣袤的大地上,我們的祖先以偉大的創造力、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歷盡磨難,從遠古走到現代,從矇昧走向文明.五千年來,中華民族走過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鑄成了燦爛的現代文明.馬克思說:“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

當我們與各個展廳裡這些保有完整品相的文物擦肩而過時,是否知道它們曾經歷遍斷裂殘損,和驚心動魄的修復。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商代青銅器,是商代方尊中現存最大的一件。其造型獨特和工藝精美而堪稱國寶。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四羊方尊曾經在日軍的空襲中被炸成20多塊。

文物修復:匠人精神 以心煥新

修復任務交給了文物修復大師張欣如:“四羊方尊拿過來的時候已經過初步修復,不過很粗糙,和原物有很大差距。”但看到青銅器優美的造型和精緻的花紋,他立即有了讓四羊方尊重現“真身”的衝動。

文物修復:匠人精神 以心煥新

張欣如先生將一棟簡陋的磚房當成工作室,專心修復四羊方尊。他回憶道:“方尊有30多公斤,很重,我有時要把方尊放在腿上,一手扶著,一手焊接,花紋很細,一點都疏忽不得。方尊的底盤碎得厲害,費了不少功夫。”

經過兩個多月修復,以及後來的多次修復,四羊方尊才變成現在在展廳裡的樣子。

歷史文物是前人智慧的結晶,如何準確獲取、保護、傳承、展示這些文物成為擺在全體文物工作者面前的重要問題。重慶瀚聚文化工作室”。旨在讓那些歷經時代變遷,陷入沉睡的藝術品,經過匠人之手還應有的面貌和風采,喚醒活力與價值。事業部在文物三維數字化及展示應用等領域經過多年的積累,在文物三維多源數據協同獲取、文物三維模型數據後處理、文物研究輔助分析、文物修復和文物三維模型終端展示應用等環節都展開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從前端數據獲取到終端展示應用的完整解決方案。

文物修復:匠人精神 以心煥新

這些以文物修復為職業的考古技術工作者,早已把自己變為資格過硬、手藝超群的匠人,即使具體狀況各異,在面對不同類別的修復對象時,他們同樣都是用自己的雙手,克服萬難,濃縮專業的智慧,發揚團隊的精神,奉獻個人的經驗,為每一件文物“量身定製”修復方案,並且對其“施行手術”。這裡“以心煥新”中的“新”,並非指文物呈現全新的形貌,而是指修復工匠們讓這些被修復的文物“煥發神采”“重獲新生”。

文物修復:匠人精神 以心煥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