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雨表”裡的民情民意

近日,自治區紀委監委信訪舉報部門相關報告顯示,2019年全區紀檢監察機關接受檢舉控告類信訪舉報總量、業務範圍內信訪舉報和初次舉報均呈現出下降態勢。其中,業務範圍內信訪舉報同比下降5.84%,檢舉控告類同比下降7.62%,初次舉報同比下降13.47%。

在自治區十屆紀委六次全會報告上有一組數據與信訪舉報相關數據下降形成鮮明對比,即2019年全區共立案1.1萬餘件,同比增長1.6%;結案1萬餘件,同比增長14.6%;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萬餘人,同比增長17.8%,實現“3個破萬”。立案查處數據的飄紅和信訪舉報相關數據的下降充分體現出深化監察體制改革,推動制度優勢向治理效能轉化的階段性成效,釋放出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的強烈信號。

成績的背後是近年來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不斷加大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力度,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續減存量、遏增量的效應得以顯現,特別是監察體制改革以來,在信訪舉報方面產生的積聚效應逐漸減弱,監察體制改革紅利逐步體現。

另外,近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民生領域專項整治、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等各類專項整治工作,以及“上訪變下訪”活動的持續開展,及時發現和解決了一些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訪舉報反映的突出問題。據統計,2019年全年,僅民生領域一項,全區共立案查處侵害群眾利益問題2111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136人,組織處理97人,下訪化解矛盾2662件次。

更值得一提的是,自治區紀委監委從2019年起向社會公開發布《關於查處誣告陷害信訪舉報為幹部澄清正名的實施辦法(試行)》,加大對誣告陷害行為的處置力度,強化對信訪舉報行為的正向引導。一年間,全區紀檢監察機關共為161名受到不實舉報幹部澄清證明,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工作實踐表明,這一舉措在減少非正常舉報方面發揮了積極的職能作用。

另據信訪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區檢舉控告類信訪舉報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違反群眾紀律行為、違反工作紀律行為、違反廉潔紀律行為

“晴雨表”里的民情民意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信訪舉報是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的第一道程序,常被形容為反腐民意“晴雨表”。信訪舉報相關數據下降也再次印證了人民群眾對自治區正風反腐的態度。2019年全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群眾滿意率達94.51%,較上年提升了2.85個百分點,從側面反映出“晴雨表”裡傳遞的不僅僅是數據,更是正風反腐戰場上的民情民意。(楊旭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