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长-6.8%,经济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

2020年4月17日,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公布。

大家最关心的GDP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

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


GDP增长-6.8%,经济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


尽管有疫情的特殊原因,GDP增长数据还是创下90年代以来的新低。不过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国家统计局在4月16日召开国家统计局党组会议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其中明确强调:

实事求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正确引导社会预期。

这意味着统计局以数据真实性为主要导向,实事求是。

我们可以同时看一下数据:

中国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预期下降6.2%,1-2月份下降13.5%。中国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5.8%,预期下降10%,1-2月下降20.5%。中国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7%,1-2月降16.3%。

这其中,低于预期的数据占多数,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积极的因素,那就是3月份的数据,较1、2月环比数据在快速回暖。

而且全球的经济增长数据下落的速度比我们快,相对而言,我们的增速还算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所经几乎可以确定:中国经济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

中国在这次疫情考验中,快速而果断的决策机制,与欧洲美国钝刀子割肉越割越疼的方式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人对自己的自信心也在快速提高。这种心气的提升,不是简单的经济数据能体现的。

其实从全球的疫情数据也可以看出,全球疫情高峰已经基本过去。当然疫情高峰过去,也并不意味着外需会快速到来。考虑到美国高企的失业数据,美国需求的恢复应该要在三季度才能出现。

如果说今年中国经济最大的动力,那么应该来自于内部。

我们在一季度开始了大规模的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政策,开始了“新基建”。和传统的大规模高频率刺激政策不同,中国本次的财政刺激相对温和和克制,这就意味着我们这次刺激的后遗症会很小。

当然这也会导致刺激的作用不会那么快显现。比如在这次新基建的投资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基础科技研发的投入。大家都知道,基础科技是一个很难出成果的方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未见得会在短期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但是如果一直不下大力气投入,那么我们在未来的高科技竞争中,永远受制于人。

我们看一下现在上市的A股科技公司,其实大部分本质上是披着科技外衣的制造业。原创和领先的科技成果,在A股里几乎没有。而国内的上市公司们,其实已经代表了中国制造的最高水平。

我们经常说的苹果产业链公司、特斯拉产业链公司,大部分只不过是零部件供应商,其实是在整个产业链中附加值比较低的那一环。当然,考虑到中国制造业的现实,能够进入这种世界级公司的产业链已属不易。

我们的医药产业上市公司,都是以仿制药为主,创新药很少,像恒瑞医药这种从仿制药到创新药兼具的公司还是太少。

所以这次国家下大力气,向产业链上游进军,是绝对正确的,我是坚决赞成的。

尽管一季度经济数据不好,但是我们有勇气宣布这些经济数据,这本身就是一进步。

我们最近出台的各项经济刺激政策,其效应也会陆续显现,我相信经济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

从这个角度出发,权益类资产已经到布局的时候了。我们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陆续给大家普及各类资产的投资指南,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