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區響塘社區見聞:破解“三難”安全復工

破解“三難” 安全復工

——天元區響塘社區見聞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勇

通訊員 祝林書 李壯志

4月10日,記者走進有株洲產城融合“慧谷”之稱的天元區天易科技城,只見園區企業開足馬力恢復生產,多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企業1萬餘名員工目前已全部返崗,51家企業實現復工復產,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產銷形勢喜人。

天易科技城所處社區——株洲市天元區群豐鎮響塘社區黨支部書記兼主任黃嵐告訴記者,社區居民近40%是租戶,流動人口多;外地員工佔絕大多數,來自10多個省份;員工回廠時間不一,這些成為社區疫情防控的“三難”。

復工復產中如何破解“三難”?響塘社區按照天元區委區政府部署,以黨建引領開展群防群控,推行“五步工作法”,即:市、區、鎮三級機關幹部下沉社區蹲點;6名社區工作人員與78名黨員一道,示範帶頭並帶動親戚朋友;16名居民小組長帶動居民群眾;37名熱心公益的志願者參與推動;小區和廠區實行必要的封閉管理。

針對轄區建築工地比較多的實際,響塘社區實行建築工地用工向住建部門、鎮政府(社區)報備的“雙報備”制,工作人員全程負責測量體溫與登記提醒、督促公共區域消毒,對株洲籍人員從湖北返鄉等四大類人群,嚴格落實居家隔離或集中隔離、“日報告”等措施。

“信息化+網格化”,確保防控精細化。響塘社區20多個微信群第一時間把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科普知識等推送到居民和企業員工手機上,藉助健康卡、手機APP等科技手段實現信息共享。對來自疫區和經過疫區的人員,採取提前告知與多方溝通的方式,促使其或推遲出行或自行隔離,提高了防控準確度。

“三社聯動”,推動防控人性化。一房地產企業在響塘社區有多個建築工地同時開工,外省員工都是通過一個帶多個的方式來工地工作的。其中一名項目經理來到工地後,剛開始不願接受隔離觀察,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等一起上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把黨和政府的政策講清楚,加強送餐等人文關懷,終於消除了他的對抗心理。現在,他通過隔離並經核酸檢測正常走上了崗位。

響塘社區居民還主動配合企業,動員租戶進廠住宿,免收其租金,多的一戶每月免收5000元。不少居民協助黨委、政府做“四大類人群”思想工作,共同落實了100餘人的居家隔離、集中隔離措施。

截至目前,響塘社區多個建築工地共有2100餘人經隔離後投入正常工作中,這讓工地其他員工安了心,也讓社區居民暖了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