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執政長達41年的女人,開疆拓土,為秦始皇大一統打下堅實基礎

中國文化傳統中女祖崇拜的因素,並沒有因為君權與父夫二權的強大而消失,否則,我們就沒法解釋歷史上屢出的女主專制現象。儘管《史記》開啟了妖魔化女性的歷史,亦未能抵消歷史文獻中對女政治家巨大作用的記載,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無形影響。 比較《史記》與《漢書》關於匈奴君主與中原女主兩性關係政治化的細微差別,不難發現其中的奧妙: 第一點,《史記》與《漢書》各自的《匈奴傳》均記載的秦國女主宣太后與匈奴義渠一支君主私通並生子的事情,對秦國藉此吞併義渠土地亦有詳載; 第二點,《史記》記載匈奴的冒頓單于給呂太后的性騷擾書信事件很簡單,但《漢書》卻全面展開其間的細節。

秦國執政長達41年的女人,開疆拓土,為秦始皇大一統打下堅實基礎

宣太后,是戰國時期秦昭襄王(簡稱為秦昭王,後文在年號紀年上使用其簡稱)的母親,孃家是楚國貴族。她姓羋(音“米”),全名羋八子。“羋八子”也可能是外號或非正式的稱呼。 羋八子生年不詳,死於秦昭襄王的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掌握兒子時期政治長達41年。換句話說,秦昭王56年的統治有百分之七十多是由她母親實際統治的。造成這個局面的因素很偶然:名叫嬴則(又名稷)的秦昭王少年時質押於燕國,但他的異母兄嬴蕩即秦武王只當政五年就死了,死時不過24歲;作為武王的異母弟,19歲的嬴則被燕國送回,但他對治國一竅不通,只好靠母親一手操持。 宣太后就任命自己的同母異父弟弟魏冉為將軍,警備咸陽。恰好,武王的另一個弟弟庶長壯(可能職務是庶長,而名叫嬴壯)的叛亂被魏冉一舉平定。多名重臣與高級貴族牽連被殺。因此,最終確立了宣太后姐弟兩人的權威。 這時的秦國實際上是在楚國人的治下。

秦國執政長達41年的女人,開疆拓土,為秦始皇大一統打下堅實基礎

羋八子 以身體換土地 在楚國姐弟的統治之下,秦國聲勢漸壯,魏冉三次伐魏,奪城六十餘座,迫使魏國獻出黃河以東四百里方圓的土地。魏冉在主持軍事期間,還提拔了白起,為日後秦國的擴張儲備了重量級軍事人才。強大的秦國可以威嚇中原國家,但對北邊的匈奴卻束手無策,尤其靠近秦國邊境的義渠一支對秦國威脅非常大.義渠一支的首領(史書稱為“義渠戎王”)對宣太后的姿色也有圖謀,並且很快得手。宣太后壯年寡居,不耐寂寞,就和義渠戎王搞起婚外戀來。義渠戎王也扔下國家到秦國的甘泉宮來與宣太后歡樂,兩人還生了孩子。但是,宣太后還有國家戰略考量,因此,在適當的時機謀殺了義渠戎王,隨即發兵義渠境內。義渠人民得知首領死在秦國,一路向北逃奔,扔下的大片土地被秦國規劃為隴西、北地、上郡三個郡。秦國修築了長城,是為後來統一後的整個長城之一部分。 秦國有此三郡,對於中原諸國特別是東部鄰近國家造成了巨大的軍事壓力。一旦有戰事,秦國可以從西邊正路出兵,北部三郡還可以發出呼應,或者說北線出兵而西線呼應。 按秦國王族的傳承關係,宣太后是秦始皇的高祖母,也即“老老奶奶”。民間俗語講“秦始皇他老奶奶那時候的事情”,意指事情遙遠不可考,但秦始皇“老老奶奶”的事情仍可考,她的國土戰略為秦國統一天下打下了雄厚的基礎。可以說,宣太后為始皇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後來,漢文帝時代的漢賦作家兼政治家(也可稱為“戰略學者”)賈誼在其過《過秦論》一文中曾說“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其中“六世”分別指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即昭王嬴則)、孝文王、莊襄王。其實,武昭二王完全可以稱為一代,但如何稱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宣太后掌政的41年在這“六世”(或五世)之中起了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秦昭王四十一年,聽從策士范雎建議,59歲的嬴則奪取了母親的權力,也罷免了舅舅魏冉的相位而改用范雎。宣太后年事已高,交出權力一年後死去。是為秦昭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265年。

秦國執政長達41年的女人,開疆拓土,為秦始皇大一統打下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