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执政长达41年的女人,开疆拓土,为秦始皇大一统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文化传统中女祖崇拜的因素,并没有因为君权与父夫二权的强大而消失,否则,我们就没法解释历史上屡出的女主专制现象。尽管《史记》开启了妖魔化女性的历史,亦未能抵消历史文献中对女政治家巨大作用的记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无形影响。 比较《史记》与《汉书》关于匈奴君主与中原女主两性关系政治化的细微差别,不难发现其中的奥妙: 第一点,《史记》与《汉书》各自的《匈奴传》均记载的秦国女主宣太后与匈奴义渠一支君主私通并生子的事情,对秦国借此吞并义渠土地亦有详载; 第二点,《史记》记载匈奴的冒顿单于给吕太后的性骚扰书信事件很简单,但《汉书》却全面展开其间的细节。

秦国执政长达41年的女人,开疆拓土,为秦始皇大一统打下坚实基础

宣太后,是战国时期秦昭襄王(简称为秦昭王,后文在年号纪年上使用其简称)的母亲,娘家是楚国贵族。她姓芈(音“米”),全名芈八子。“芈八子”也可能是外号或非正式的称呼。 芈八子生年不详,死于秦昭襄王的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掌握儿子时期政治长达41年。换句话说,秦昭王56年的统治有百分之七十多是由她母亲实际统治的。造成这个局面的因素很偶然:名叫嬴则(又名稷)的秦昭王少年时质押于燕国,但他的异母兄嬴荡即秦武王只当政五年就死了,死时不过24岁;作为武王的异母弟,19岁的嬴则被燕国送回,但他对治国一窍不通,只好靠母亲一手操持。 宣太后就任命自己的同母异父弟弟魏冉为将军,警备咸阳。恰好,武王的另一个弟弟庶长壮(可能职务是庶长,而名叫嬴壮)的叛乱被魏冉一举平定。多名重臣与高级贵族牵连被杀。因此,最终确立了宣太后姐弟两人的权威。 这时的秦国实际上是在楚国人的治下。

秦国执政长达41年的女人,开疆拓土,为秦始皇大一统打下坚实基础

芈八子 以身体换土地 在楚国姐弟的统治之下,秦国声势渐壮,魏冉三次伐魏,夺城六十余座,迫使魏国献出黄河以东四百里方圆的土地。魏冉在主持军事期间,还提拔了白起,为日后秦国的扩张储备了重量级军事人才。强大的秦国可以威吓中原国家,但对北边的匈奴却束手无策,尤其靠近秦国边境的义渠一支对秦国威胁非常大.义渠一支的首领(史书称为“义渠戎王”)对宣太后的姿色也有图谋,并且很快得手。宣太后壮年寡居,不耐寂寞,就和义渠戎王搞起婚外恋来。义渠戎王也扔下国家到秦国的甘泉宫来与宣太后欢乐,两人还生了孩子。但是,宣太后还有国家战略考量,因此,在适当的时机谋杀了义渠戎王,随即发兵义渠境内。义渠人民得知首领死在秦国,一路向北逃奔,扔下的大片土地被秦国规划为陇西、北地、上郡三个郡。秦国修筑了长城,是为后来统一后的整个长城之一部分。 秦国有此三郡,对于中原诸国特别是东部邻近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一旦有战事,秦国可以从西边正路出兵,北部三郡还可以发出呼应,或者说北线出兵而西线呼应。 按秦国王族的传承关系,宣太后是秦始皇的高祖母,也即“老老奶奶”。民间俗语讲“秦始皇他老奶奶那时候的事情”,意指事情遥远不可考,但秦始皇“老老奶奶”的事情仍可考,她的国土战略为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可以说,宣太后为始皇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汉文帝时代的汉赋作家兼政治家(也可称为“战略学者”)贾谊在其过《过秦论》一文中曾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其中“六世”分别指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即昭王嬴则)、孝文王、庄襄王。其实,武昭二王完全可以称为一代,但如何称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宣太后掌政的41年在这“六世”(或五世)之中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秦昭王四十一年,听从策士范雎建议,59岁的嬴则夺取了母亲的权力,也罢免了舅舅魏冉的相位而改用范雎。宣太后年事已高,交出权力一年后死去。是为秦昭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265年。

秦国执政长达41年的女人,开疆拓土,为秦始皇大一统打下坚实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