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說到東信村,知道的人肯定會說那裡很“隴”,意思就是說那裡地處偏遠山區,自然環境比較惡劣。但是誰曾想,昔日的荒山亂石,如今卻是產業興旺,靠規模化養雞養鴨、種植澳洲堅果、南瓜等產業,東信村走出了屬於自己的特色脫貧之路。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在建中的東信富鳳雞產業扶貧示範園

距離東信村委約4公里的那權屯,一座佔地面積380畝的富鳳種雞示範產業園依山而建。昔日灌木叢都不長的亂石堆如今以每畝500元的價格流轉給廣西富鳳集團,並一次性支付10年的租金,那權屯人均拿到的地租分紅達17000多元。基地建成後將可解決1000人的就業問題,貧困戶不離家不離鄉土就可實現脫貧。但是當初租地的時候,村裡卻出現了反對的聲音。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東信村那權屯村民 祥立漢:我們那時候很高興,支持富鳳公司留下來搞基地,有個別人不同意反正我就是同意,羅書記也過來做了很多次工作,告訴我們做這個基地對我們村、我們屯有什麼好處。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東信村那權屯隊長 祥永建:有一個企業在我們旁邊肯定是有好處的,但是有些人是想不通的,羅書記幾天又來一次幾天又來一次,他最辛苦了,經過第一書記羅東的不斷奔走,才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東信村駐村第一書記 羅東:這個土地徵地過程費了很大的功夫,我們律師跟農戶歷時半年的談判,這個項目才落地下來……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富鳳種雞示範產業園項目總佔地面積380畝,計劃總投資1.6億元,可以建設80萬種雞欄,存欄種雞80萬套,年孵化雞苗9600萬羽。這個項目成了遠近聞名的村級大產業,而說起東信村的養雞產業,還得從村裡最早的養殖戶蘇寧華說起。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2015年以前,蘇寧華一家四口年收入不足1萬元,靠種地、打零工餬口。在政府與民建廣西區委駐東信村工作隊員的幫助下,他獲得農信社小額扶貧貸款及養殖補貼,解決了場地、技術、銷售等難題,建起了600平方米的標準化雞舍。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蘇寧華憑著吃苦耐勞的韌勁,一點點積累經驗,到如今蘇寧華的雞舍累計出欄土雞13批,每批1萬羽以上,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養雞大戶,並於2017年被正式認定為東信村致富帶頭人。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民建廣西區委派駐東信村工作隊員 文建偉:蘇寧華是東信村第一個與龍頭企業合作開展大規模養殖的農戶,也是我們東信村養殖發展的種子,他養雞當年就有8戶人跟著他一起幹,他吃了很多別人沒有吃過的虧,通過他的經驗去教給其他的人,讓別人不要吃這樣的虧,先把能人培育起來了,其他的農戶就能跟上,其他農戶跟上了貧困戶也能跟著幹。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村裡人聽說蘇寧華養雞賺了錢,不少農戶和貧困戶都躍躍欲試,覺得別人能養好,自己應該也能養好,再加上富鳳集團的保障,免掉了他們的後顧之憂,現在已經有40多戶農戶加入規模化養雞的隊伍。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緊跟蘇寧華的腳步,馬利桂也加入規模養雞行列,並迅速成長為東信村又一個致富帶頭人,如今馬利桂雞舍的一萬多隻雞即將出欄。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東信村致富帶頭人 馬利桂:有什麼風險都是富鳳給我們擔著,我們不用愁,每一批(9千隻)純利潤在3萬元左右。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2015年的退出戶蘇國環見狀也租下村集體的雞舍養雞,去年養的第一批雞給他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現在雞舍的第二批雞也長得很不錯。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東信村肉雞養殖戶 蘇國環:我看見村裡人養雞能致富,2019年9月8日也跟著養了一批,養到今年元月2日出欄,每隻賺4.91元,總共賺了5萬多元。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除了大力發展養雞,東信村又引進肉鴨養殖,徵來的山地被充分利用,一座總投資約800萬元、佔地面積約80畝的養鴨產業扶貧示範園基本建成,其中由中糧集團投資170萬元援建項目一期。現在已經養殖第三批次了,按照每隔50天出欄一批、每批次出欄8萬羽、5元/羽純利潤計算,產業園年均收益可達200萬元。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羅東說,基地解決了20個貧困勞動力就業問題,同時帶動至少30戶貧困戶參與肉鴨規模養殖。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隴荷屯的蒙忠思就是這裡的肉鴨養殖戶,原來他在家種過地,也外出務工過,但是養鴨收入更加可觀,於是去年他開始養鴨,通過努力實現了脫貧致富。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東信村隴荷屯2018年脫貧戶、肉鴨養殖戶 蒙忠思:在家門口搞規模養殖既方便照顧家人,又能賺錢,一批鴨養兩個月就能賺1.5萬,相比外出打工划算多了。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隴荷屯是東信村易地扶貧搬遷分散安置點,樓房整齊劃一,環境良好,實施人畜分離,配套建設太陽能路燈、球場等,總共安置23戶82人,其中貧困戶22戶78人,同步搬遷非貧困戶1戶4人。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東信村隴荷屯分散安置點貧困戶 袁莉莉:以前都是住吊腳樓,下面養牛上面住人,環境比較簡陋,而且住的人家比較少,戶與戶之間隔得比較遠,不像現在住戶多了,房子也隔近了,大家有什麼事好互相幫襯交流。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養殖的產業有了,東信村又開始發展種植產業。經過實地考察後發現,東信村的土地非常適合種植澳洲堅果。2018年起,該村開始發展澳洲堅果規模化種植,去年又引入企業打造澳洲堅果育苗基地,年育苗30萬株,基地每銷售一株苗,村集體經濟便能獲得1元的收益。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截至目前,東信村種植的澳洲堅果將近1000畝,同時又套種南瓜1500多畝。就這樣,澳洲堅果和南瓜在東信村的田間地頭落地生根。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黃蘭色的堅果種了六七年了,但是疏於管理,產量不是很高,但是每年也有一定的收入。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東信村那落屯澳洲堅果種植戶 黃蘭色:有時候去賣堅果8塊錢一斤,去年收了500斤,得了3500多元。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東信村駐村第一書記 羅東:目前群眾缺乏種植堅果技術,接下來會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指導農戶提高產量。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昔日,這個頑石滿山的深度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397戶1434人,佔該村總人口的一半。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後盾單位、社會力量的支持下,東信村扶持起自己的能人隊伍,打造“不走的扶貧工作隊”,龍頭企業因地制宜帶動發展,終於實現脫貧摘帽,逐漸展露石山披綠、產業興旺的新面貌。


隆安東信村:以“開山劈石”之勁闖出脫貧路

(記者:鄧榮村、黃永福;編輯:陸豔、吳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