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孩子在家上課偷偷瀏覽“不良網站”,怎麼辦?

由於很多省份中小學沒有完全復學,這段時間孩子們都是通過手機、電腦、電視等電子設備進行著線上學習。而要上班掙錢的家長們,無法對孩子的線上學習進行全方位的監督,於是我們發現一個現象:部分學習自覺性不高的孩子,學習狀態急劇下滑。


特殊時期,孩子在家上課偷偷瀏覽“不良網站”,怎麼辦?


如果是單純的學習狀態不佳,倒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有些孩子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引誘,染上了瀏覽“不良網站”的習慣,這個問題就比較嚴重了。

有些家長IT水平有限,即便孩子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上瀏覽“不良網站”,他們也很難察覺到,因為許多孩子都懂得如何清空瀏覽記錄。不過,“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溼鞋”,孩子對某件事有興趣,時間長了肯定會露出馬腳。

其實家長也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方法進行判定,比如若孩子每次用完手機,都會很小心地不留死角地把瀏覽網站記錄清空,說明孩子“心中有鬼”,至少他(她)有不想讓父母知道的秘密;再比如若孩子經常使用的手機,被推送一些不良信息,說明孩子可能使用該手機查看了相關內容,因為網絡大數據會根據個人喜好推送內容。


特殊時期,孩子在家上課偷偷瀏覽“不良網站”,怎麼辦?

人類的手使用電話


無論用什麼方法,只要確定孩子利用在家上課的機會瀏覽“不良網站”,家長就一定要及時介入,但不要慌,把下面這三點做到位,可解決問題。

一、對孩子進行科普

不少家長面對孩子瀏覽“不良信息”問題,會感到不好意思,他們不知道如何與孩子交流。有些家長含含糊糊,說不清道理;有些家長則用非常簡單粗暴的方式告知孩子“不準再瀏覽不良網站,這是羞恥的行為”。

道理講不清,孩子不能接受;用粗暴的方式發出禁令,既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又會讓孩子感到“顏面盡失”,進而讓家庭成員關係變得很緊張。


特殊時期,孩子在家上課偷偷瀏覽“不良網站”,怎麼辦?


從心理學角度看,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對異性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有著與異性交往的衝動。可是他們缺乏鑑別能力和自控能力,很容易被網絡中的有害信息帶偏。為了防止孩子的身心受到傷害,家長必須要對孩子進行“性知識”科普,這一方面可以降低孩子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可以讓孩子明白沉溺“網絡不良信息”的害處。

二、轉移孩子的視線

客觀而言,青春期的孩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做出瀏覽“不良信息”的行為,是比較常見的,也可以被看成是他們的一種生理需求。

所以,家長不僅要對孩子進行科普,也要努力轉移孩子的視線,幫助孩子找到健康的精力發洩渠道。家長可以帶孩子一起跑步,或進行一些球類運動。時間充足的話,還可以陪孩子看看電影、聽聽音樂。這些做法能一邊消耗孩子的精力,一邊轉移孩子的興趣。


特殊時期,孩子在家上課偷偷瀏覽“不良網站”,怎麼辦?

無憂無慮的快樂大學生


三、不斷的心理暗示

對孩子進行不斷的心理暗示,可以增加他的意志力、改變他的思想,保持其意識行為的穩定性,從而達到抑制矯正不良行為的目標。

在解決孩子瀏覽“不良網站”的事情上,若父母懂得使用正確的心理暗示,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父母可以通過心理暗示一點點扭轉孩子思想,削弱孩子對“不良信息”的依賴,幫助孩子構建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孩子進入青春期,不可避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不要害怕,更不要逃避,要以正面姿態參與進來,切不能“只堵不疏”。如果把青春期孩子對異性的好奇心當成“洪水猛獸”,對孩子瀏覽“不良網站”的行為進行嚴厲指責,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讓事態變得越來越嚴重。


特殊時期,孩子在家上課偷偷瀏覽“不良網站”,怎麼辦?

父子牽手


需要強調的是,孩子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與父母引導有很大關係,父母關係融洽,在對孩子實施家庭教育中能進行較好地配合,孩子就不容易被不良信息誤導。因此正常家庭的孩子,就算對不良信息有興趣,只要家長能及時介入,通常不會沉溺其中;但一些家庭情況比較特殊的孩子,他們極可能把“不良網站”看成是一種精神寄託而深陷其中,這類孩子更需要家長和老師的關注和引導。

不管怎麼說,如果家長願意花精力和時間,把以上三點做到位,孩子瀏覽“不良網站”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會慢慢被消除,孩子的心態和行為也就會漸漸變得陽光和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