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华裔教授张伦:我们正在经历“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次的公共卫生危机肯定会强化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浪潮。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的崛起,2008年经济危机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实之前就有了,恐怖主义就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反映了这个问题。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美国出现“銹带”,法国爆发“黄马甲”,英国“脱欧”,都刺激了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

我基本的判断是,以这次世界公共卫生危机为标志,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特别是柏林墙倒塌、冷战结束以来的这一波全球化就彻底地结束了。

第一波全球化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直到一战爆发结束,这期间世界发展突飞猛进,被称为“美丽时代”。

引发“一战”有很多很多的因素,任何一个细节如果不出现,很可能一战就不会是那个样子。但是结构性里还是有一些趋势性、必然性的东西,比如发展不平衡、新兴力量崛起之后对既有世界格局的挑战、新兴国家和传统的价值冲突等。当时英国、法国除了从地缘政治批评德国之外,就是批评德国是不民主国家。同样,结构性问题导致这一波全球化走向终结。

当然,我并不认为全球化就此彻底终结。怎么样重新定义全球化?怎么样控制全球化?未来将有激烈争论。可以基本确认的是,通过对这一轮全球化的反思,比较浪漫的全球化会遭到批评,民族国家的角色可能会在一段时间里得到强化。未来世界如何发展?可能要召唤世界各国领袖的眼光。

本来,二战奠定的世界格局已经被全球化、中国崛起和大国博弈冲击得摇摇欲坠了,这次疫情将造成进一步的冲击。为人类的未来着想,应该保留这些国际机构,不过必须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革。

在我看来,我们正在经历“第三次世界大战”。当然,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战争,但是牵扯这么多国家,造成这么大损失,从波及人群、遭受损失、国家动员、社会心理等方面看,这完全是一种战争的状态。

而且各国动用的处置办法基本都是和战争性质有关的,因此以战争做类比并不为过。这是一场非传统性的世界大战,跟恐怖袭击一样,是对国家、个人安全的最大威胁。

从人和病毒的大战,引发人和人的战争,也是完全有可能的。由于全球经济的衰退造成经济资源萎缩,会引发各地社会冲突,包括没受过疫情影响的地区,可能会因为次生的经济问题带来局部冲突。

就像二次大战一样,有些国家没有参战,但事实上都影响深远,都没有逃得掉。

如果中美双方处理不好,互不信任,或者一方做出某些选择,中美渐行渐远的趋势就不可逆了。对于中国来说,现在真正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应该推动更深刻的制度转型,实现法治国家。

灾难会改变人类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在特殊情况下展现出来的东西,会勾起人们的一些记忆、激发新的想法。

这次危机也在考验我们这个民族到底有没有反思性,到底有没有思考和检讨的能力?我希望,在制度转型之外,国人能够在价值方面做出更深层的调整,加快文明转型。

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从来不是把一个民族推向文明的动力。近代的历史表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不会给国家带来好处,反而会导致灾难。

热爱自己的国家是毫无异议的,但是能不能在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之上有一些更超越、更深广的价值?这可能是决定中国未来文明走向的关键。

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依然一切以国家、民族来界定,恐怕是会给中国、世界的发展造成伤害和灾难。

法国华裔教授张伦:我们正在经历“第三次世界大战”


法国华裔教授张伦:我们正在经历“第三次世界大战”


法国华裔教授张伦:我们正在经历“第三次世界大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