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丨复工复学季,不忘防疫防腹泻

{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支持制作

随着目前国内的疫情得到控制,各地区都在逐步复工复学。前段时间有这样一则新闻:“贵州锦屏县的一所中学刚刚复学不久就出现学生集体腹泻、发烧等症状。”看到这样的新闻,不少人第一反应都会联想到“难道是新型冠状病毒?”那么新型冠状病毒会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吗?本期《健康生活》节目中,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马岚青来为您解读。

名医档案

健康生活丨复工复学季,不忘防疫防腹泻

马岚青,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万人计划”名医;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者。专业擅长:消化内镜诊治、肝病临床及基础;幽门螺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及基础。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多个学术团体职务。

新型冠状病毒会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吗?

马岚青: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多个国家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措施,我国境内疫情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大多数省份疫情缓解,但境外的发病人数仍然呈上升趋势。新型冠状病毒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临床工作中发现,新冠肺炎(NCP)患者虽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起病表现,病程中也容易出现纳差、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消化系统症状都有哪些特点呢?

马岚青:新型冠状病毒,任何性别和年龄的人都易感,应引起高度重视。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进入细胞受体,而ACE2不仅仅在呼吸道器官表达,在小肠、十二指肠呈高表达,结肠和肝也有表达,提示消化系统也有可能是Covid2019的靶器官。钟南山院士课题组对全国1099例NCP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部分患者有腹泻和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但比例较低,分别为3.7%和5.0%,且患者粪便中发现有Covid2019核酸。部分患者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为21%~22%。

在临床诊治过程发现,武汉地区NCP住院患者消化道症状较为突出,患者易发生腹泻,转氨酶异常率较高。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属于病毒感染,与其他病毒感染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部分患者可无发热,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不同病毒侵犯不同脏器时,就会出现不同脏器的临床表现,如病毒性脑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等。Covid2019的主要靶器官是肺,其主要症状为干咳、流涕、咽痛、呼吸困难等等。病毒侵犯消化道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在这个复工复产复学季,集体出现发热、腹泻、腹痛等不适,除了考虑是不是新冠肺炎症状外还有考虑哪些疾病呢?

马岚青:还要考虑急性胃肠炎,因为急性胃肠炎是胃肠粘膜的急性炎症。这类疾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急性胃肠炎的病因还可分为(1)细菌性胃肠炎、(2)病毒性胃肠炎、(3)物理化学因素进食生冷食物及某些药物引起的胃肠炎。

首先,细菌性胃肠炎:以常见的大肠埃希菌为例,大肠埃希菌感染,病前多有食用生或半生肉类、生乳等不洁饮食史。往往急性起病,以胃肠道症状最突出,出现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可伴里急后重,腹泻次数可多至十几、二十多次,甚至不计其数,粪便呈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分泌性腹泻一般不出现腹痛,侵袭性腹泻多出现腹痛。常伴畏寒、发热、乏力、头晕等表现,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病程为数天至1~2周,常为自限性,少数可复发。超过14天的腹泻,称为迁延性腹泻。

其次,病毒性胃肠炎:不同病毒引起腹泻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无明显特征性,故临床上难以区分。临床特征为起病急,有恶心、呕吐、腹泻、厌食或腹部不适等症状,多数先吐后泻。粪便多为水样或黄绿色稀便,无黏液,无脓血,成人轮状病毒胃肠炎可出现米汤样粪便,无里急后重。可伴肌痛、头痛、低热和发冷。腹泻每天10余次左右,重者可达数十次,严重病例可发生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一般呕吐与发热持续2天左右消失,普通患者症状轻微,多数患者腹泻持续3~5天,病程1周左右。少数患者持续1~2周。个别长达数月。

案例解析

听众郭女士提问:“我家小孩天天上网课,一直没出门,也没有接触过新冠肺炎病人,可是这两天她出现了发热、腹泻的情况,我也不敢带她去医院,又怕拖重了病情,该怎么办呢?我自己可以处理吗?还是到医院进行就诊?需要做什么检查?”

马岚青:这位郭女士你好,如果您带着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一旦患者出现发热,就会按照规范流程引导至发热门诊,之后做好消化专科随访会诊和跟进工作。

(一)若有以下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以下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的患者,即使无呼吸道症状,以消化道起病,此类患者应按疑似病例予隔离处理,监测体温、肺部症状情况,出现发热、肺部症状尽快完善核酸检测,必要时隔离并给予对症治疗。

A. 疑似病例:

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1.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2.临床表现

(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2)具有上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B.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

(1)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3)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

(二)若无以上流行病学史以及呼吸道症状,仅以消化系统为主要症状就诊,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尤其关键,包括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完善血常规、胸部CT进行初筛,检查无特殊,可予安排住院,监测体温、肺部体征。予对症治疗,详细记录就诊人员身份证号码、住址及其联系方式,方便后期随访和追踪。对于常见的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的治疗。

(2)补充水和电解质

(4)微生态疗法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预防大肠埃希菌引起的疾病主要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马岚青:大肠埃希菌俗称为大肠杆菌,是正常栖居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的细菌,有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之分。我们平时应做好饮水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要注意以下方面: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清洁,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都要用肥皂认真洗手;

2、保证饮用水的清洁、卫生;

3、水要烧开后再喝,避免喝生水;

4、肉、奶等动物性食物要彻底加热,做熟后再食用,少吃生冷的食品;

5、蔬菜水果食用前要用流水冲洗干净;

6、厨房的刀具和案板应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一旦发生中毒事件,应及时送医,留样以便医院进行检测。必要时可以进行催吐、导泻,以排除毒物。

健康生活丨复工复学季,不忘防疫防腹泻

【节目预告】

在下周三的节目中我们将请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副主任钱军,他要告诉大家“甲状腺结节癌变的概率有多大?”,请继续关注下一期的《健康生活》节目。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