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敗可口可樂,市值超過9個省市GDP,中國第一奢侈品日賺1.1億

說到奢侈品,很多人可能會想到稀少,珍貴,價格高等字眼。正所謂“物以稀為貴”,越是稀少越顯珍貴,就比如鑽石,因為產量少,被世人公認為奢侈品。還有一些是通過歷史沉澱、品牌宣傳,限量銷售等手段,讓產品變成奢侈品,比如包包、手錶、香水、腰帶等等。

擊敗可口可樂,市值超過9個省市GDP,中國第一奢侈品日賺1.1億

如今,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是法國路威酩軒集團,旗下擁有50多個奢侈品牌,大多數有上百年的歷史,比如葡萄酒品牌伊更堡,誕生於1593年,至今427年。知名的品牌非常多,如酩悅香檳、軒尼詩、LV、紀梵希、芬迪、迪奧、嬌蘭、高田賢三、宇舶、寶格麗、絲芙蘭、蒂芙尼等等。

近一年來,路威酩軒集團市值一路看漲,其掌門人伯納德阿諾特身價也是飆升,在胡潤2020全球富豪榜上,伯納德阿諾特以1070億美元身價排在第二,超過了比爾蓋茨和巴菲特。隨著全球經濟的增長,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奢侈品消費也迎來了熱潮,這是路威酩軒集團被資本市場看好的原因。

擊敗可口可樂,市值超過9個省市GDP,中國第一奢侈品日賺1.1億

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表現這麼好,那中國的第一大奢侈品呢?4月16日,茅臺市值再創新高,突破1.5萬億,稱霸A股,超過了中國工商銀行。同時,也打敗了1.44萬億市值的可口可樂,登上全球食品飲料第一。毫無疑問,今日的茅臺配得上中國第一奢侈品的稱號。

有人可能會質疑,不就是一瓶酒嗎?值那麼多錢嗎?還能稱作奢侈品。那倒是可以反問一句,歐洲的葡萄酒可以成為奢侈品,為什麼中國的白酒就不行?實際上,從奢侈品的幾個定義來看,茅臺的條件還真的符合。

先說歷史,據說茅臺也有800多年的歷史,至少在我們的印象中,一直是以”國酒“的形象存在。再說稀缺性,茅臺如今的產量其實是非常少,一年大概6000萬瓶左右,中國14億人口,對於一年的消費來說,這個量是非常少的。為什麼產量不能提升呢?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擊敗可口可樂,市值超過9個省市GDP,中國第一奢侈品日賺1.1億

首先是受地域的限制,只有茅臺鎮才能生產出茅臺酒。茅臺鎮有著天然的水和糧食,是釀造出特色茅臺酒的主要原因,沒辦法到外地去擴建。其次是每年的產量在5年前就已經定好了,也就是說無論當年的行情多麼好,多麼脫銷,都無法進行補貨,賣完就沒有了。比如2019年的產量在2015年就定下了,為3.2萬噸。2018年定下了4.9萬噸的基酒,這是2022年的產量。

再說價格,飛天茅臺售價為1499元,是硬性規定只能賣這麼多,如果沒有限制,價格衝到幾千上萬一瓶都是有可能的,不比一個LV包包的價格低。但即使是賣1499元,也不便宜,2018年城鎮人均月收入不到3000元,一瓶酒抵掉半個月工資。

擊敗可口可樂,市值超過9個省市GDP,中國第一奢侈品日賺1.1億

因此,從各方面來說,茅臺都符合奢侈品的特徵。從當前中國的各類品牌來看,茅臺這個”中國第一奢侈品“名號是實至名歸。

在全球股市遭受打擊下,茅臺市值不但不下跌,反而上漲,這是什麼原因呢?有專家表示,主要是因為茅臺在高端白酒領域有很強的壟斷性,匹配是高端商務禮品的剛需。

另外,茅臺已經成為了一種投資品,每年產量少,但是需要又大,囤茅臺,炒茅臺,成為了市場上的一種炒貨行為。很多人搶茅臺並不是為了自己喝,有的是送禮,有的完全就是投資。

擊敗可口可樂,市值超過9個省市GDP,中國第一奢侈品日賺1.1億

不得不說茅臺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將自己塑造成國酒第一品牌,牢牢地佔據了用戶的心智。不過,如今茅臺不能再使用”國酒“字眼來宣傳,在包裝上都已經撤掉了這些宣傳用語。但這並不影響它的品牌定位,沒有”國酒“這個招牌,茅臺依舊是中國第一大白酒品牌。

早前,茅臺發佈了2019年財報,營收為88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5%左右;淨利潤40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5%左右,淨利潤率高達45.7%,相當於日賺1.1億。根據茅臺當前1.5萬億市值來算,超過了2019年9個省市區的GDP,分別是天津、黑龍江、新疆、吉林、甘肅、海南、寧夏、青海、西藏。

擊敗可口可樂,市值超過9個省市GDP,中國第一奢侈品日賺1.1億

隨著消費升級,茅臺的需求只會增不會降,這種供需不平衡的關係還會繼續維持,那茅臺的價值就會一直保持較高狀態。所以,不要小看了這瓶酒,它的市場曾經也超過了全球第一大奢侈品集團路威酩軒集團。

不過,在首富王健林的眼裡,這些都不能稱之為奢侈品,他認為真正的奢侈品是飛機、遊艇、高端酒店。至於誰的價值更高,消費者和資本市場會給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