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的疏遠,從不回消息開始


人與人的疏遠,從不回消息開始

人與人的疏遠,從不回消息開始

豆瓣上有這麼一段話,形容成年人之間的社交關係:


一次不回我消息,我當你在忙;

兩次不回我消息,我當你沒電;

三次不回我消息,我當你不在;

四次不回我消息,我當你死了。

成年人之間的感情,實在太脆弱,從不回消息開始,你們的關係就在慢慢地疏遠了。

不回消息,是一段關係疏遠淡的開始

前段時間,同事小糖跟我分享了她自己的一個故事。

之前,小糖她有一個多年的閨蜜,兩人不僅是高中同學,更是大學校友,

曾經關係好到吃穿不分,比親姐妹都親。

大學畢業後,倆人依依不捨的相互告別後,就各自去了自己的喜歡的城市為夢想奮鬥。

剛開始分開的那段時間,她們還是會每天在微信上聊很多,去彼此的朋友圈點贊留言,簡直不要太頻繁。

可後來,大家都忙於工作,也都有了各自的生活,

不知從何時起,她們之間的話題漸漸變少,有時好幾天,都不在微信上聊天,

就是聊,也是變得有事說事,說完後,就陷入沉默,沒了後續。

有次,小糖在刷朋友圈時,看到閨蜜發的朋友圈,說著自己遇到的一些不開心,

小糖立馬就去微信上私聊了她,發了一連串關心問候的文字,卻半天不見她回應,

可朋友圈下的評論區,她卻跟其他好友卻聊得火熱,

小糖瞬間覺得自己有種熱臉貼在冷屁股上的感覺,

她等了半天,才等來她的一個表情包後,小糖再沒說話,就這麼結束了聊天。

後來,她們沒再聯繫,微信上也沒再互動過,曾經的那段友情就這麼戛然而止了。

知乎上有一段高讚的話:後來,你不再回我微信,我不再問,我們的故事就結束了。

成年人的斷交,果然都是無聲無息的。

小的時候,和某個人斷絕關係時,大多都會是先吵架,然後再互不理睬,

可成年人的斷交就沒有那麼大動靜了,有時甚至只是因為一次不回微信,兩個人就擦肩而過了。

人與人的疏遠,從不回消息開始

再好的關係,都需要多聯繫

雖說感情無需刻意維護,但也要用心經營。

就像我身邊小於和小楊之間的友情,簡直好到讓人嫉妒。

落魄時互幫互助,危機時挺身而出,三觀契合,相處默契。

小於曾經跟我說過他們之間的關係:

我和小楊認識差不多有10年了,高中畢業時,我和他才18歲,

有一次,跟班上同學搞戶外活動時,我不小心掉進了河裡,在掙扎了一回後,才被同學們發現,

那時大家都在岸上手無足措,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只有小楊毫不猶豫的跳進河裡來把我救救了上來,

從那以後,我們就成了很鐵的兄弟,關係特別好。

即便後來,我去新疆上大學,他入伍去了山西,然而,我們並沒有因為距離而疏遠,依舊會保持緊密聯繫,

通過互聯網,去分享彼此身邊的大小事情,無論是好的或壞的事情,我們都坦誠相對。

這麼多年過去了,哪怕現在我們都已經結婚,有了自己的另一半,我們關係也一直是都是如此,

有事沒事,就到對方家蹭飯吃,有好的東西,第一時間就是開車給對方送過去,

仔細想想,我們倆一起吃飯聚會的次數,都超過跟妻子在一起的次數。

後來,我們才漸漸明白了,好的關係建立起來的基礎不就是:沒事多聯繫,有空常來往。

人與人的疏遠,從不回消息開始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自以為是,以為友情是一直深厚的,以為愛情是永遠深情的,


其實在這個世上,除了親情是與生俱來的感情外,其他任何一種感情,都是後天培養的。

若不常常聯繫,就會淡化,若不用心珍惜,就會散去。

所以,關係再好,也要常聯繫,感情再深,也要多經營。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任何人長時間愛答不理,都會變得陌生。

有些感情,雖然看似一直都在,但是長久不聯繫的話,

即使不會忘了對方,彼此也會生疏客套起來。

無論是哪一種感情,都需要彼此在乎,用心經營。

朋友之間多聯繫,才不會生分;愛人之間多溝通,才不會淡漠。

只有經常來往,互相走動,感情才能歷久彌新,關係才能更加穩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