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

《奇葩说》关于“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的辩题,被网友称为6季节目以来最虐心的辩题。辩论现场观众家长和孩子各占一半,两边的立场却完全相反。

颜如晶说,离婚的复杂性堪比"奥数"。一个人要做出离婚的决定远远比做出结婚的决定更加艰难。因为结婚往往只关乎两个人情投意合,而离婚不仅是父母双方的问题,还要顾及到孩子的感受。


《奇葩说》: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


节目之前剧组采访了一些60、70后的家长,家长们普遍认为:

“家庭氛围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在高考前不能给孩子打击和刺激。”

“父母离婚一定会影响孩子心情,以至于影响到学习。”

“高考对于孩子一生来说很重要,影响孩子情绪是很自私的行为,对孩子不公平。”

确实,离婚会影响孩子的情绪,给孩子带来伤害。很多时候两个人哪怕不再相爱,已经下定决心离婚,但是放心不下孩子。于是,生活中很多父母为了照顾孩子的情绪,勉强地过下去,将就了一辈子。不要说高考那么遥远,现在小升初、中考,哪一个环节都是孩子重要的节点,父母们就这么一忍再忍。

这些道理和顾虑貌似正确,但是盲目的牺牲真的值得提倡吗?我们父母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那父母有没有真正愿意听一听孩子怎么想的呢?一个没有感情、不和谐的家庭,如何给予孩子爱与温暖?孩子在父母貌合神离的关系中会生活得很尴尬、很难堪、也会很痛苦。


《奇葩说》: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


01 不和谐的家庭关系比离婚更伤人

开学之前采访的几位妈妈的看法代表了很多家长的意见。他们一般都会认为高考是孩子人生大事,在高考前离婚对孩子的打击太大,直接影响是导致孩子的成绩下降,这对孩子不公平。

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幸福应该要放在孩子的后面,即使真的很想要离婚也要等到孩子高考结束后

但是,孩子们的观点却截然不同:

"每一个孩子都是这个家庭的一分子,他们有权利知道真相。"

"没必要,到了这个年代,高考可能也不是决定一个人一生命运的一件事情。"

"心都不在一起了,还要硬凑在一起,那其实就是演戏。"

这不禁使我们思考:父母为了孩子做出牺牲,等到高考后就离婚真的是最优的办法吗?

很多人天生很理解父母的付出和牺牲,甚至成长过程中父母也在不断暗示。我们习惯了这种情绪氛围,所谓的家庭成员间的互相牺牲。

父母愿意为孩子的前途牺牲自己的幸福,但是有没有尝试过换位思考,了解孩子的想法,有没有尊重孩子的意见?


《奇葩说》: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


很多家长为了照顾好孩子的情绪,勉强地生活在一起。但是暂时的勉强往往会带来更大的爆发,很容易动不动就吵架。在这样冷漠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孩子也不可能真正专注于学习。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他人。以为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对别人就是有帮助的;自己喜欢的,别人也会喜欢;适合自己的,就一定适合别人。事实上,孩子希望的是爱与温暖的家庭,而不是父母的牺牲以及勉强。


《奇葩说》: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


02 虚假的家庭和睦对孩子来说是沉重的负担

蔡康永说:"孩子学习的真谛,永远是父母给的示范。家里过什么样的日子,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虽然父母的牺牲很伟大,出发点也是为了保护孩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牺牲就能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

孩子最不想看到父母为了自己忍受着婚姻的不幸,在痛苦中勉强挤出笑容,然后情绪爆发时说出一句:"如果不是为了你,我早就和你爸爸/妈妈离婚了!"


《奇葩说》: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


父母的牺牲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孩子心怀愧疚,可能会想:"爸爸妈妈为了我勉强生活在一起,如果不能取得好成绩,我真的没有脸面对他们了。"

还会进而转变为焦虑,时刻担心着爸爸妈妈的情绪是否稳定。在这样不安的状态下,孩子就很容易分心。

虚假的家庭和睦其实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还会使孩子形成对婚姻的恐惧。

节目中,庞颖说了一段话,让很多人深有感触,她说"现在的传统女性特别能坚持,也能忍辱负重,但我们不是做到了忍辱负重就是对孩子负到了责任。这个是我们孩子最不想要的,希望父母能从自我牺牲中解脱出来。

父母一切为了孩子,那种忍辱负重也许更加对孩子是爱的绑架。


《奇葩说》: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


03 亲情中只有自己开心,对方才会开心

很多父母的幸福是以孩子为前提的,他们把辞掉自己热爱的工作,做一位全职妈妈或者全职爸爸;他们会放弃自己追逐已久的梦想,就为了每日陪伴孩子成长。父母都想全心全意投入到家庭当中,可是他们的自我牺牲并不一定能感动孩子。

有快乐的父母才会有快乐的孩子,有时候父母也要自私一点,要有自己的生活,先把自己过得开心,才能用积极的情绪给孩子正面的影响。


《奇葩说》: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


孩子不一定是家庭的重心,家长首先要照顾好自己。太多的家庭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什么事都以孩子为先,这会导致家庭重心的偏移,并不利于家庭和谐。

在以孩子为重心的家庭中,孩子很可能压力过大,或者变得肆无忌惮。所以,首先要让自己过得好,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蔡康永说,孩子学习的真谛,永远是父母给的示范。家里过什么样的日子,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亲情中,最大的负责任是把自己照顾好。


《奇葩说》: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


亲情最重要的不是一味的牺牲和成全,而是要照顾好自己,然后用自己的快乐和积极影响对方。

正如奇葩说的反方辩驳所说:"希望父母理解我们一下,我们不想看到父母痛苦的忍耐。"父母心平气和地分开,好过假装相爱,因为爱是伪装不出来的。

詹青云也说:

"结婚不是一条死路,不是一场不体面的算计,不是两家人的撕扯。这条路走错了,人生还有别的路、新的路可以走,它看上去很可怕,可是经历了离婚,还是可以生活得很快乐。"

其实,孩子比你想象地要更成熟、更善解人意。他们怕的不是父母离婚,而是家庭终日吵吵闹闹,大家都过得不开心。更多的孩子希望父母能够多考虑自身,寻找自己的幸福。

所以,当家长对一段婚姻不满意,抱怨和忍受都不是好方法,而是要学会勇敢地面对它。

我相信,有了好父母,才会有好孩子,你越开心,你的孩子就会越快乐。

王阳明说:无论做什么都得遵循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也就是“心即理”。

不管这个社会到底怎么样,你自己内心是否有自己的想法?我想这就是《奇葩说》这期辩题所带给人们的意义,它让你去反思,去思考那些曾经固若金汤的观念,到了如今是否需要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