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中科大少年班同學,八十年代家喻戶曉,如今現狀令人唏噓


1978年3月,在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大力倡導下,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正式成立。當時,創建少年班的初衷是為了探索中國優秀人才培養的規律,培養在科學技術等領域出類拔萃的優秀人物,推動中國教育和經濟建設事業的發展。如今,42年過去了,中科大少年班為我國已經為我國培養了多位傑出人才。

他們是中科大少年班同學,八十年代家喻戶曉,如今現狀令人唏噓

少年班在成立之初,也就是在1978年,共招收了兩期學員,第一期21人,第二期67人。在這第一屆兩期學員中,有兩人的名氣非常大,是當時社會公認的最牛神童,他們分別是第一期的寧鉑與第二期的張亞勤。

兩位神童

在八十年代,寧鉑與張亞勤在我國幾乎是家喻戶曉,尤其是寧鉑,2歲會背詩,4歲認識400多個漢字,與副總理下棋連贏兩局更是讓他聞名全國,被稱為“中國第一神童”。當時,許多 媒體鋪天蓋地宣傳寧鉑,他待過的葡萄架也引起關注,國外參觀者點名要見寧鉑。

他們是中科大少年班同學,八十年代家喻戶曉,如今現狀令人唏噓

其實,張亞勤與寧鉑也非常有淵源,當時正是看到了媒體對寧鉑的宣傳,令他激動得夜不能寐,連跳幾級,6個月後和寧鉑成為同學。如今,40多年過去了,這兩位曾經的中科大少年班同學,現狀如何呢?

現狀令人唏噓

在很多媒體的報道中,寧鉑雖然頭頂“神童”之名,但是他卻成為一名徹頭徹尾的失敗者。1982年,寧鉑畢業留教,傳奇還在繼續,媒體稱其為“最年輕的大學老師”。同年他報考研究生,但隨即放棄考試。1983年第二次報考,他完成了體檢,然後放棄。1984年,他已經領取了准考證,但是在走進考場的前一刻又退縮了。

先後三次考研卻都棄考,終於在38歲時,極度自尊同時又極度自卑的寧鉑決定遁入空門,隨後銷聲匿跡。不過據報道,寧鉑已於2018年還俗,目前在一所佛學院任教。

他們是中科大少年班同學,八十年代家喻戶曉,如今現狀令人唏噓

而張亞勤的發展則與寧鉑有天壤之別,他從中科大碩士畢業以後,又獲得了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滿分。在學術方面,張亞勤成就極高,他共獲得60項美國專利,在國際上發表500多篇論文,出版了11本專業著作。

他們是中科大少年班同學,八十年代家喻戶曉,如今現狀令人唏噓

更令人佩服的是張亞勤的商業天賦,他曾先後擔任過微軟全球副總裁併師從比爾蓋茨,微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等重要職務,獲得榮譽無數。

2004年,張亞勤正式加入百度,成為百度總裁,身價早已過億元。如今,張亞勤已從百度退休,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了。

他們之間的區別

寧鉑與張亞勤都是八十年代最牛的兩位神童,如今寧鉑已銷聲匿跡,而張亞勤早已身家過億,令人唏噓。毫無疑問,兩人的智商都非常高,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或許就是情商,或者說面對挑戰的態度不同。

寧鉑面對媒體的聚焦,壓力非常大,並且顧慮重重,而張亞勤則是一個敢於嘗試各種挑戰的人。張亞勤曾談到過寧鉑,他說:我是少了一些顧慮,多了一點自信和勇氣,而寧鉑則是多了一些顧慮,少了一點自信和勇氣。勇氣和自信,往往可以決定事情的成敗以及完全不同的成長之路。

他們是中科大少年班同學,八十年代家喻戶曉,如今現狀令人唏噓

對所有人來說,勇氣與自信都是非常珍貴、非常值得擁有的品質。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張亞勤是成功的,但是寧鉑也沒有失敗,他如今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同樣生活得很快樂!

對寧鉑與張亞勤截然不同的現狀,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