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 和 教授

我跟亲友一起看了CCTV《中国诗词大会》。大家对王立群,蒙曼、郦波、康震等几位先生的生动评说,引经据典,妙趣横生赞许有嘉。兴之所致他们便问我: 这几位先生和过去的秀才比起来,如何?

我以亲身经历告诉他们:王立群,蒙曼、郦波、康震等几位先生的文学素养比秀才要高。我本人从四岁开始上私塾到11岁为止共八年,其中经历了三任老师,有一任年近70岁的老师便是清朝的秀才,他教了我5年。8年中我读完了《四书》以及五经中的《诗经》和《左传》外加《声律启蒙》和《古文观止》中的大部分。拿秀才老师对我的教育跟我后来上新学(后来学工科成了高级工程师) 对比,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概念和方式,没有可比性。上私塾的目的是“学而优则仕",为达此目的,必须参加科举考试。科举有统一的考试大纲和教材,主要就是四书五经和八股文,如果参加殿试还要考策论。说白了,秀才所学的内容和秀才教学生的知识就是当时的“应试教育" 所规定的东西。这是不能和现代大学的中国文学系教授所掌握的知识相比的。我的親身体会是我的秀才老师比蒙曼等几位教授要差许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