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庙里“借元宝”|老北京过年习俗,暗藏奋斗与感恩的信息

正月初二,明、清及民国时期,

老北京有祭财神,"借元宝"的习俗。其中暗含的奋斗及感恩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按照老的传统,北京地区初二是祭财神的日子。当时的财神庙主要有两座:一处是黄瓦财神庙,位于北锣鼓巷南口东侧;另一处则是五显财神庙,俗称五哥庙,位于广安门外六里桥。

信众们笃信抢烧头柱香能大吉大利,所以都想赶在其他人前头抢头彩。黄瓦财神庙在城里,很多人半夜会来庙外排队,而五显财神庙在城外,人们就半夜三更地候在广安门城门洞里,单等城门一早打开,便立即奔向五哥庙。

黄瓦财神庙的由来

黄瓦财神庙供奉有大家熟知的文武财神,文是比干,武为赵公明。清乾隆十五年出版的《京城全图》中标有此庙。原有山门、正殿及配殿,除了供奉财神爷、还供奉着土地、药王及鲁班。现仅存大殿。

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庙不大,上面覆盖的却是黄瓦

。我们知道明黄琉璃瓦只有用于皇室建筑,但该庙没有相应的记载。

据民间传说:这座供奉财神的小庙,曾经也是灰瓦。当年雍正还是四爷时路过此庙,入内祈求能够继承皇位,达成目标后为了还愿,将小庙的屋顶换成了皇宫才能使用的明黄琉璃瓦

虽然不见正史中有记载,但分析起来这则传说还是很有道理的。首先这里位于故宫与雍王府之间,四爷上下班没少路过。如果某日他进入小庙,祈祷了些什么,他不说,没人知道,自然也就不会载入史册。而明黄琉璃瓦,却更不会无缘无故地盖在小庙的头上。

财神庙里“借元宝”|老北京过年习俗,暗藏奋斗与感恩的信息

黄瓦财神庙

五哥,土生土长的财神

大家熟知的财神除了比干、赵公元帅外,还有范蠡、关羽,但五哥的出身却不是这样的大名人。他们的来历有两个说法,对,"五哥"不是"他",而是"他们"——

一、五哥是五位劫富济贫的绿林豪杰

《北京庙会史料通考》引《点石斋画报》记:"庙中列神像为五,貌极修伟。相传神为盗魁,生时尚豪侠,尝劫人财物以济贫苦,诚绿林中豪杰也。"

也就是说这五位出身绿林,干的是劫富济贫的勾当,因此,广受世人敬畏,死后立祠祭祀。而他们死后有灵,向其祈祷就可发财,颇为灵验。消息越传越广,五位不仅在地位上,也在民心里升格为财神。

二、五哥是五位侠义之士死后成神

五个人生前并无交集,但都好打抱不平、助人为乐。老大曹仁广,河南人,原是镇守嘉峪关的偏将,慷慨好义。老二刘义广,安徽人,幼年不喜读书,访名师习武,击技出众,专门资助穷人。老三李诚广,陕西人,好打抱不平。老四葛信广,甘肃人,曾为人保镖,遇事挺身直前,一生义勇。老五张智广,湖北英山人,以奉亲施舍为事,周恤孤寡,行俠尚义,扶弱抑强。

明英宗复辟时,五位生前乐于助人的豪杰显灵,护国佑民,因此被敕封为五显元帅,建庙祭祀。

无论哪种说法,共同点是:生前秉公做事、济世安民,死后受人追念、成为掌管钱财的财神。

财神庙里“借元宝”|老北京过年习俗,暗藏奋斗与感恩的信息

莲花池公园里的五显财神像

五显财神庙里"借元宝"

五显财神庙是个举行庙会的地点。庙会日期为正月初二、十六,三月十一,八月二十四和九月十七。

正月初二又是老北京祭财神的日子,清让廉在《京都风俗志》中记述:

"正月初二,人家市肆,咸祭财神,或食混沌,谓之元宝。远近鞭炮之声,胜于除夕。"

庙会叠加传统祭财神的日子,又有五显财神灵验的好口碑,人们自然趋之若鹜。于是人潮汹涌,香火鼎盛,成为京城最具人气的财神庙。

为了能烧上财神庙的头香,初一晚上就有许多人等城门洞里,待天蒙蒙亮时城门一开,争先恐后地奔向目的地。七、八里地的道路上你追我赶,蔚为壮观。其情其景,令人想起在学校时,男生1500、女生800米长跑考核,只是路程长出数倍,不用数绕操场的圈数。

好在在前面等着的是财神,动力自然大大的不同!

从骡马市大街向西一直到五显财神庙门口,沿途前往进香及逛庙会的人摩肩接踵,两侧有许多卖香和纸元宝的摊贩。

五显财神庙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借元宝"。

烧香、供奉、跪拜、布施、许愿之后,偷眼望去,神座下堆着金银锡箔包裹的纸元宝,趁"没人注意"(大家都在掩耳盗铃),顺手掂取若干揣进怀里,这就算"借"了(只是没征得正主的同意),回家后供在灶间,以鱼、羊肉祭祀。

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既然向财神明拿暗偷地借了元宝,发达之后,就得还愿。

年内如果发达了,再回庙里还愿,这回需要在附近掏钱买“纸元宝”,借俩还四个,借四还八个,表达自己的真诚谢意。而如果没能发财,大抵是诚心不够,需要多供几个元宝,向财神爷表达心意。因此,庙里的供人借的“纸元宝”不会短缺,反而越借越多

财神庙里“借元宝”|老北京过年习俗,暗藏奋斗与感恩的信息

五显财神庙里的纸元宝越借越多

五显财神今何在?

曾有"南有金山寺,北有财神庙"之称的五显财神庙随着抗战的爆发和经济的日渐萧条,也逐渐衰落了。

1947年,被改造成六里桥小学。当时尚存山门、戏台、正后殿各3间,东西耳房、东西配殿,正殿内5座神像也保存完好。

1984年被列为丰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修建京石高速公路时被拆除

2013年,北邻的莲花池公园复建五显财神庙,之后的春节也举办相应的活动,但时过境迁,盛况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唯二未变的遗存,是位于六里桥立交桥西南角的两棵古槐,曾经矗立在五显财神庙,如今站立道旁,见证了当年的人潮与现在的车流。

财神庙里“借元宝”|老北京过年习俗,暗藏奋斗与感恩的信息

古槐依旧在

非常遗憾,今天丢失了"借元宝"、"还元宝"的文化。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借元宝"给了人们心理鼓励和精神寄托,回家后仍需自己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创造出财富。而"还元宝"更是一种感恩,是对于所获得帮助的回报。如果人们懂得了这些道理,五显财神无论在哪里,都一定会感到欣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