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為機!疫情倒逼下,數字化轉型加速餐飲商家經營恢復

近期各行各業進入復產復工的階段,在這期間外賣行業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與疫情剛剛發生時外賣平臺第一時間使用"無接觸配送",外賣小哥停休保證全國人民日常的生活不同,這次是各地餐飲行業因外賣平臺佣金過高,再一次將外賣平臺推上了風口浪尖。先是不同外賣平臺圍繞返傭與減傭的輿論戰,而後頻頻有商家喊話外賣平臺降低佣金,甚至出現了將"外賣佣金"妖魔化的跡象,屢屢佔據媒體頭條的爭議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現階段,外賣平臺明明是餐飲行業在現階段最有效的救命稻草,本應報團取暖,為何會像現在這樣勢同水火?在這場博弈中折射出了餐飲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

其一,商戶生存焦慮擴大,難接受"新成本"

疫情的持續倒逼餐飲商家出現生存焦慮,外賣逐漸從"備胎"轉正成為商家繼續經營的驅動引擎,佣金被進一步聚焦,商戶對線上經營規則的"水土不服",引發焦慮情緒轉嫁給外賣平臺,看似有些高的佣金成為"新成本",自然成為眾矢之的。

因此,也不難理解那些從線下轉到線上的商家們的態度,畢竟佣金費率直接關係商家的成本和利潤。

其二,缺乏佣金結構認知,無法理性判斷佣金比例

佣金之所以是商戶與平臺之間最大的矛盾分歧點,根本原因兩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商戶並不知曉外賣平臺佣金的構成,以至於無法判斷佣金比例。

據瞭解,2019年美團外賣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20%,佣金收入的絕大部分投入在幫助商戶提供專業配送、獲取訂單和數字化建設中,除去這些,每單外賣的利潤不到2毛。

平臺使用費、技術服務費和配送服務費,其中前兩項費用在佣金的佔比約為20%,歸屬於外賣小哥的配送服務費高達80%以上。

2019年美團外賣騎手成本為410億元,同年美團外賣的佣金收入為496億元。外賣小哥拿走了佣金中的82.7%,假設商家們無需外賣平臺提供配送服務,實際的佣金佔比可能只有3.46%,而非20%。

商家們對外賣佣金高的誤解,本質上還是按照堂食的經營邏輯認識外賣,尤其是佣金牽扯到了自身利益,衝突的爆發並不讓人意外。問題在於,當餐飲行業將重心放在了外賣平臺,一個與到店並不完全相同的消費鏈條,需要認知清楚外賣自身的規則,佣金結構的組成則是餐飲商戶首先要產生認知的問題,以便理性判斷,進而做出運營策略調整。

最後一點,互聯網思維模式的轉化緩慢 輕視或不知如何使用線上流量

佣金的減免固然可以看到成本的下降,但無任何流量入口或者營銷動作,訂單量只減不增的話,恐怕不是熬過疫情的最佳路徑。

如果依靠返還的佣金進行廣告營銷換取更多的流量,將流量轉化為訂單量的提升,雪球越滾越大的同時,商家的營收也將同步增長。

前者"減少成本"是餐飲老闆們容易理解的線下傳統玩法,後者"流量轉化"則是典型的互聯網思維。

從全球疫情的態勢來看,防疫可能會趨於常態化,堂食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影響,外賣需要從"備胎"轉正成為商家主要的增收引擎。於是一些聰明的商家們已經有所動作,諸如成立外賣服務部、調整品牌營銷的方向、增加外賣平臺上的廣告投入、推出適合外賣消費的菜品……不一而足。

這部分商家往往也是數字化轉型的"先鋒",更懂得互聯網的流量分配機制,懂得如何利用數字化工具為商業帶來更大的韌性,大概率會是黑天鵝衝擊下活到最後的玩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