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情——记重庆援鄂医疗队垫江队员与湖北人民的深厚情谊

同心战疫情——记重庆援鄂医疗队垫江队员与湖北人民的深厚情谊

彭娟(右)为患者打气加油

同心战疫情——记重庆援鄂医疗队垫江队员与湖北人民的深厚情谊

肖亚、江慢和患者在一起

同心战疫情——记重庆援鄂医疗队垫江队员与湖北人民的深厚情谊

患者感谢蔡国强医生的救治

不过二月缘,情却一生浓。

近两个月的并肩作战,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垫江队员与当地医护、病患、群众,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离别之际,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友谊、许下约定,依依惜别……

您为我们拼过命,我们永远感谢您

返渝当天,天上下着小雨,气温比前一天还冷。

但一样样精致的小礼物、一件件签满名字的体恤,一个个拥抱、一声声祝福,无不温暖着队员们的心。

那一天,驻地酒店的全体职工、并肩作战的当地护士,以及当地的一些志愿者、义工、市民,早早地集结在了已经启动待发的大巴车跟前,他们要给这群为湖北“拼过命”的最美逆行者送行。

“你俩怎么来了?”刚出酒店,县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陈凤霞在整齐的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昔日“战友”,她们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本院护士。

在并肩作战的日子里,陈凤霞主要从事物资协调、设备调配、院感等管理工作,和这些战友接触最多,建立了珍贵友谊。陈凤霞本已在最后一班岗时和她们道了别,没想到此时此刻,她们又站在自己的眼前。

顾不上手里笨重的行李箱,陈凤霞扑上去与她们紧紧抱在一起。眼角的泪,擦了又擦。

“娟姐,工作原因就不来送你啦,这个小视频专门为你做的,纪念我们并肩作战的日子。”同一时刻,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管护师彭娟,微信上收到了一当地战友用她们的合影精心制作的小视频,浓浓的送别之情透过屏幕,直戳泪点。

离别当天,当地的志愿者们也为队员们送来了一件件精致的小礼物,大家互相签名、合影,并用一个个深情的拥抱互诉内心的不舍和美好祝愿。

随着车轮缓缓启动,窗外响起了一阵阵“重庆,雄起!”的呐喊声,车内,队员们也高喊“武汉,加油!”。隔着车窗,大家互相加油打气!

一路上,当地市民自发拉起的“辛苦了白衣天使”“向英雄点赞”等欢送横幅,一句句感谢的话语,让回家的脚步被一个又一个感动不断拉扯着……

我在湖北等您,待到樱花烂漫再相聚

穿防护服、进入病区、询问患者情况、护理诊疗……回忆起离开武汉前的最后一个值班,队员们脑海里又出现了一幕幕刻骨铭心的场景。

“江护士,你们是不是要走了呀?” “是明天就走了吗?”……在病区的最后一班岗,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江慢刚踏入病房,患者们就齐刷刷地向她询问核实医疗队员离开武汉的事情。

江慢并不知道他们是从何得知这一消息,但她知道,在这四十几个日日夜夜里,从陌生到熟悉、从恐惧到安心,她已经和每一位接手的患者建立起了深厚感情,不仅是患者舍不得江慢,江慢更放不下他们。本打算瞒着他们默默离开,不想看到这样的伤感场面发生,但这一刻,终究还是来了。

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却不知如何表达,“躲”在防护服下的江慢视线早已模糊。

“没关系的,我一定还来武汉见你们。”江慢哽咽道。在那一刻,她深深感受到,患者们对她不仅是心存感激,还有家人般的眷念、依赖和不舍,那种感觉犹如出征时一样,百感交集。

“我在湖北等您,我带您去看武大樱花!”“舍不得你们走,我想请你们吃武汉的热干面呢。”“我们把微信加上,以后一定要常联系呀。”确认了队员们即将返渝的消息,患者们开始“滔滔不绝”,并和我县医护人员互留微信,合影留念,将这段时间相处以来的感激和不舍毫无保留地表露了出来。

一次行终生情,携手并肩抗疫情

“蔡医生,很遗憾不能到现场送你,回家后记得给我说一声。”“已安全到达,感谢你的关心。你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刚下飞机,县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蔡国强顾不上舟车劳顿的疲惫,拿出手机就给自己曾经接手的一位患者回复了消息。

蔡国强回忆,这位患者是当地的一位警官,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感染,由此传染给了他的岳父,导致岳父不幸去世,便陷入了无尽的自责中。

在隔离治疗期间,这位患者身体状况特别虚弱,且心态极其崩溃,作为危重病人的主治医师,蔡国强不仅竭尽所能对其进行身体上的治疗,还不留余力对其进行心理上的辅导。渐渐地,在蔡国强陪伴下,这位患者走出了心理阴影,身体状况也日益好转。

“你一定会好起来的,等到明年牡丹花开,我邀请你来看垫江牡丹,吃垫江豆花。”在患者转科那天,蔡国强与这位患者互留了联系方式,并邀请他以后来垫江。

“肖亚,李婆婆今天的身体状况又好了许多,比我刚接手的那天精神多了。”在酒店的另一个房间,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师肖亚收到了武汉当地一护士发来的微信消息。

肖亚是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垫江队员,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病区工作。她每天要管5个重症病人,全是老人。

回想接手李婆婆的日子,从气管插管,到气管切开治疗,再到意识慢慢恢复,精神越来越好,肖亚不仅是履行了医务人员的职责,还扮演了孙女、亲人的角色。

李婆婆在转病床那天,紧紧拉住肖亚的手,久久不愿放开。在交接过程中,肖亚也因此结识了一位在重庆上过大学的当地护士,莫名的亲切感使她们一见如故。在那之后,这位护士便时不时地通过微信给肖亚通报李婆婆近况,或互相嘘寒问暖,不过一面之缘,感情却维系不断。

在并肩作战的日日夜夜里,在攻坚克难的每分每秒中,两地由此建立的真挚情谊将一直延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