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重來,劉鑫被殺害,江歌無力挽救,我們會不會覺得“活該”

日本留學生江歌被殺害事件,如以往的熱點一樣漸漸淡出我們的視線,近日因《局面》報道了江歌母親與劉鑫的見面,再次成為了熱議的焦點。

輿論憤怒了,如潮水一般湧向了劉鑫,直抵人性的審判。當然,也有很多文章發聲,認為這些道德譴責已經超越了應有的限度,應當受到審判的是陳世峰,······

假如重來,劉鑫被殺害,江歌無力挽救,我們會不會覺得“活該”

剛開始看到相關報道時,我的感覺就是憤怒,因為我們害怕成為下一個江歌,我們每個人可能都遇到過情侶的糾葛,也許也曾經義憤填膺地為朋友伸張正義,後來人家和好如初,而你成了惡人的尷尬,這就是生活中很平常的情景,卻是這莊兇案的起因。我的感覺就是憤怒,因為我們不甘心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離去,不甘心讓一個冷漠的靈魂這樣心安理得地活著,甚至還理直氣壯地去詆譭友情,作出一副無辜的樣子。我的感覺就是憤怒,因為不想讓善良從此怯懦,是冷漠如流感蔓延。這就比如你在電影院裡看電影,有後排的觀眾大聲講電話,大家很不滿意,用憤怒的眼神瞪他一眼,這算是一種社會懲罰,是一種公正報償,雖然,也許他還在專心講電話, 對大家的眼神無動於衷,不屑地瞥了一眼大家。但如果大家都不去理會,懶得回頭瞪他,反正也沒有必要性,那麼會怎樣?

劉鑫不受到懲罰是正義的沉默是道義的缺失,那她到底該受到怎樣的懲罰?

如果可以時光逆轉,情景再現,讓江歌和劉鑫調換一下,我們是不是就覺得劉鑫遇人不淑,活該如此呢?

看到一篇文章就此講到了巴比倫法提出的等價觀念——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相對來講是一種對絕對暴力的限制。而網絡暴力是匿名的,是不受限制的,是多數人的暴政。

道德的審判,沒有兼聽地衡量,沒有量度地限制,如何去把握分寸,這是個問題。

假如重來,劉鑫被殺害,江歌無力挽救,我們會不會覺得“活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