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的拉达克王朝——大国博弈中的情报贩子(上)


18世纪的拉达克王朝——大国博弈中的情报贩子(上)

17世纪下半叶,阿里周边风起云涌,几个体量巨大的食客,围坐在桌边。

餐桌上放着的,是一张名叫拉达克的馅饼。

被几个强邻盯着,真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有时不但要考验脸皮厚度,还得有点生存的技巧。

对于这种窘境,古代先贤给出的良方是,要么死抱大粗腿,要么兼于齐楚。

当时拉达克国王的周边,分别坐着清朝莫卧儿帝国准噶尔汗国,以及大佬的两个小弟——卫藏锡克

最终,拉达克王室选择了兼于齐楚的方针,希望在夹缝中赌一赌自己的运气。

18世纪的拉达克王朝——大国博弈中的情报贩子(上)

1679—1683年间(康熙18年——22年),阿里发生一次意义深远的战争。

这场战争由拉达克进攻阿里而起,相继占领了古格、普兰、日土、贡塘(今吉隆县)等地。

五世达赖喇嘛以蒙古贵族甘丹次旺为帅,领蒙藏联军实施反击。

这场绵延数年的战争,将莫卧儿王朝、克什米尔、新疆准噶尔等势力牵入其中。

战争以蒙藏联军获胜告终,双方在丁莫岗(Gting-mo-sgang)达成协议,拉达克成了卫藏格鲁派政权的属国。

古格之战后,拉达克和西藏、新疆地区的联系反倒加强了。

这也不难理解,阿里诸国能够立国,是基于吐蕃王朝崩溃后的动乱和割据。

格鲁派甘丹颇章政权

建立后,西藏的政治气候开始转向统一。

强大的政权自然对边疆地区,有着强烈的控制诉求,这也是藏不(丹)战争古格之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古格之战后,藏军的总指挥甘丹次旺,因功被任命为阿里总管(噶本)。

他在阿里一手建立行政机构、设立驻军、委任官吏,改变了这一地区的割据局面。

同时,阿里和西藏、新疆之间的驿路得以疏通,从准噶尔盆地叶尔羌拉达克阿里日喀则达木拉萨的路线,成为一条固定的通道[1]

18世纪的拉达克王朝——大国博弈中的情报贩子(上)

这条固定的驿路,使拉达克成为新疆喀什噶尔叶尔羌卫藏印度贸易的中转站。

中国的茶砖、盐、丝绸、金银、马匹等商品,通过

喀喇昆仑山口运到拉达克的列城,然后再销售到印度平原。

而印度产的鸦片、皮革、香料、克什米尔羊绒披肩等商品,也顺着这条商路运达国内。因为转口贸易的繁荣,拉达克也渐渐繁盛了起来[2]。

大量商贾带来的,不仅是货物和财富,还有各种小道消息。

以至于,拉达克成了卫藏政权乃至清廷,了解新疆准噶尔汗国的情报来源之一。

而拉达克显然也乐于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与卫藏和清廷的联络。

18世纪初,格鲁派政权蒙古和硕特部准噶尔汗国清朝间,存在着复杂的权利谋划和政治恩怨。

这时舞台正中的主角是蒙古部族清朝,格鲁派只能算个龙套,在一旁摇旗呐喊。

作为龙套的龙套,拉达克更是连上台亮相的机会都没有。

但龙套的龙套也有尊严,有时龙套边缘的拉达克,也能展示不同寻常的价值。

18世纪的拉达克王朝——大国博弈中的情报贩子(上)

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甘丹次旺去世,阿里地区由格鲁派政权接管。

此时五世达赖喇嘛已经去世,但第巴(总理西藏事务)桑结嘉措秘不发丧,不但未将消息通知清朝,反而和新疆的噶尔丹积极联络,意图借助准噶尔汗国的力量,推翻掌控西藏行政权的和硕特部汗庭

噶尔丹对西藏的控制权也觊觎已久,但他主要的目标还是身在北京的康熙皇帝

为此,准噶尔汗国曾和满清发生过数次血腥的战争。

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

终于等到了噶尔丹兵败身死的消息。

二人间长达26年的恩怨大戏落幕,但同这喜讯一起传来的,还有一个令他震怒的信息。

康熙从准噶尔俘虏口中得知,五世达赖喇嘛已去世15年了,他却一直被蒙在鼓里。

但考虑到准噶尔汗国依旧拥有一定实力,西藏事务清朝一时也难以插手。

桑结嘉措见消息败露,仓促的将仓央嘉措扶上了宝座。

对于他的做法,康熙咬牙忍着没吱声。

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和硕特首领拉藏汗出兵拉萨,杀死桑结嘉措,并以品行不端为由,驱逐了著名的“活佛诗圣”仓央嘉措

在掌握了西藏地方政府的实权后,拉藏汗也将阿里收归己有,派康济鼐颇罗鼐等亲信臣僚进行管理[3]。

此后这二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拉达克的老板。

18世纪的拉达克王朝——大国博弈中的情报贩子(上)

仓央嘉措被赶下了神坛,准噶尔汗国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却对他动起了心思。

考虑到格鲁派在青海、新疆、西藏的宗教领袖地位,如果把仓央嘉措弄到手中,三地信徒必将心向准噶尔势力

他向拉萨派出了使者,要延请仓央嘉措去伊犁传教。

这种邀请顿时就引起了清庭的警觉,虽然策妄阿拉布坦曾和康熙联手弄死了噶尔丹,但清朝一直都对他小心提防,“(仓央嘉措)如去,则蒙、藏皆向之”。

最终,清庭决定命拉藏汗仓央嘉措押往内地,当走到青海湖边,无缘无故就把他给弄丢了。

从此,仓央嘉措的结局成了一个悬案,萦绕在他身上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

仓央嘉措消失后,拉藏汗宣称他是个冒牌货,自己又扶持了一个叫益希嘉措的六世达赖喇嘛,这是西藏历史上第二位六世达赖喇嘛。

可是这个达赖,民众们都不买账,甚至认为他是拉藏汗的儿子。

乱立达赖的举措,让拉藏汗迅速失去了人心。

18世纪的拉达克王朝——大国博弈中的情报贩子(上)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准噶尔军队千里奔袭拉萨,擒杀拉藏汗,属于他的戏份就此结束。

准噶尔汗国进军西藏之前,鉴于西藏和新疆严峻的形势,清庭收紧了西藏和新疆的道路联络,清军控制了嘎斯口青海草原拉萨的路线。

为避开清军的封锁,准噶尔军绕行西线,也就是取道伊犁叶尔羌拉达克阿里达木的商道入藏。

拉达克通过商贾的消息,事先获知了这一重要情报,并上报给康济鼐(阿里总管)。

拉藏汗对情报未给予足够重视,等到准噶尔军穿越雪山大漠,来到腾格里海(纳木错)时,才仓猝出兵,导致城破身死[4]。

随后的三年中,拉达克成了准噶尔汗国联络新疆、西藏的战略要冲,两地之间所有的信函联系、军队调动和补给都需通过拉达克运输。

18世纪的拉达克王朝——大国博弈中的情报贩子(上)

清朝为了能够尽快驱逐准噶尔汗国,也开始关注到拉达克这个弹丸属国。

时任拉达克王尼玛南杰,是一位笃信佛教的国王。

《拉达克王统史》记载,“(他)从拉萨和桑耶开始,向西藏所有的寺院都进献了金汁和供灯,一视同仁地向所有高僧大德奉献供养,同时为僧伽熬茶”[5]。

在虔诚于宗教的同时,尼玛南杰也不缺乏政治嗅觉。

清庭和准噶尔的权利斗争,对于拉达克来说,差不多是神仙掐架。

如果没选好要坐的板凳,没准儿下场就是亡国灭种。

但好在尼玛南杰展现出了商人的狡黠,并没有盲目在两大势力之间下注。

18世纪的拉达克王朝——大国博弈中的情报贩子(上)

拉藏汗倒台后不久,他就派遣一个使团造访了拉萨。

在摸清了准噶尔军队的虚实后,他居然派使团远涉关山,来到北京觐见皇帝。

使团到达北京的时间,被准确的记载于清朝史籍中——清雍正二年(1724年8月11日)。

大概是清朝的辽阔和繁华震动了尼玛南杰,他决定将赌注下在清朝身上。

为此,他借着王室中很多成员,在扎什伦布寺哲蚌寺修行的便利,向格鲁派政权派去了“纳税者”

考虑到当时阿里噶本(总管)康济鼐与格鲁派之间微妙的政治关系,这一投名状也算是很有分量了。

尼玛南杰也没有将屁股,全部坐在清朝的板凳上。毕竟远亲不如近邻,相比于与遥远的清朝和格鲁派政权,阿里的康济鼐和新疆的准噶尔,可谓近在咫尺。

这个危险的站队游戏,尼玛南杰还得小心翼翼的玩下去。


参考书目:

[1][4][6][8]、《拉达克与18世纪前半期的清朝_准噶尔在西藏的角逐》_齐光;

[2][3][10]、《1684_1842年拉达克与中国西藏的政治关系研究》_徐亮;

[11][12][13]、《拉达克王国_拉达克力量的衰退》_L_伯戴克;

[5][7]、《拉达克王国__十八世纪上半叶的拉达克》_L_伯戴克;

[9]、《西藏志》_(清)焦应旗;


详解历史细节,厘清来龙去脉,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内容


18世纪的拉达克王朝——大国博弈中的情报贩子(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