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尔街》:当个体命运被环境裹挟,“逃离”就是抗争的勇气

《米格尔街》的作者是V·S·奈保尔,英国印度裔作家。他和拉什迪、石黑一雄并称“英国移民文学三雄”,文学作品获奖无数。2001年,奈保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米格尔街》:当个体命运被环境裹挟,“逃离”就是抗争的勇气

《米格尔街》普遍被看成是他的自传体小说,也是奈保尔确立写作方向和风格的重要作品。在获诺贝尔奖的演讲辞中,他讲到《米格尔街》这样说的:“突然有一天,我的眼前豁然开朗,我茅塞顿开,这一天让我等了将近五年的时间”。该书获得了英国毛姆奖。豆瓣读书评分8.5分。

《米格尔街》:当个体命运被环境裹挟,“逃离”就是抗争的勇气

小说以20世纪40-50年代特立尼达首都西班牙港为背景,通过儿童“我”的视角讲述了一群生活在米格尔街上的居民的日常故事及他们的精神世界。虽然摆脱不了绝望的现实,但街上的每个人都活的兴高采烈。

小说里共有17篇,篇幅不长,文字简洁不乏幽默,读的时候会被故事的喜剧色彩所吸引,但放下书后,涌上心头的悲凉底色又让人不能平静:在米格尔街,所有的事物都将面临一种失败的结局,而人们终将一事无成。而造成这种困境正是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

在本文中,我将通过对奈保尔自身的漂泊人身份、米格尔街居民的挣扎与奋斗、以及文中“我”的成长来说明当个体命运被社会环境裹挟时,不屈从环境的禁锢,努力逃离,这才是向命运抗争的最大勇气。

一、奈保尔的复杂的移民背景被西方排斥,漂泊人的身份就是他的一种逃离

1932年8月17日,奈保尔生在中美洲特立尼达岛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6岁的时候迁居西班牙港,18岁去往英国牛津大学留学。《米格尔街》写的这段少年时光的记忆。

而来到英国后,复杂的身份让奈保尔自身产生了一种“身份焦虑”,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在异乡的陌生人,这种缺失感让奈保尔更加的迷失。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

“在英国我不是英国人,在印度我不是印度人。我被跟只有2600平方公里的特立尼达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但我要打破这种命运。”

于是,在成为作家后,奈保尔开始无数次非洲、中亚、南亚和拉美等地旅行,把漂泊作为自己的一种逃离方式,成为“文学世界的漂泊者”。所以用“旅程”一词形容人生在他人也许仅是隐喻,而在奈保尔,却是真实的写照。

但这种漂泊的命运又给了奈保尔足够的空间来审视文化的边缘。就像诺贝尔文学奖在授奖词里写道:“奈保尔把富有洞察力的叙述和对世界部位他人左右的审视融为一体,驱使我们直面那些被压抑和掩盖的历史”。

《米格尔街》:当个体命运被环境裹挟,“逃离”就是抗争的勇气

在《米格尔街》这本小说中,奈保尔使用了略显冷漠的叙述手法,一是因为通过儿童的视角,本身就存在着对大人们的社会的片面性旁观;二是自身对这种后殖民主义的社会环境的不满。但奈保尔在人物故事中始终不带批判,是因为他对米格尔街上的人抱有深厚的同情,他把他们的古怪、迷茫、失败、堕落归咎于环境,归咎于文化的断裂缺失,归咎于身份的不确定性。

在现实中,奈保尔作为漂泊人的身份使得他在自我身份认知上达到了相对的平衡平静,也获得了创作的灵感,使得他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

二、在米格尔街上进行的挣扎与奋斗都是徒劳,无法逃离造成了他们命运的悲剧

鲍嘉是本书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他最大的特点是沉默,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是叙述者“我”见过的最百无聊赖的人。

有一天,鲍嘉失踪了,但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当人们快把他忘记的时候,鲍嘉又回来了。如此这样反复了2次。每次回来,鲍嘉都变得比平常更开朗健谈。但在鲍嘉再次失踪归来后被警察抓了,据说是因为重婚罪。

鲍嘉离开是因为忍受不了米格尔街的让人沮丧的生活,但最终他还是一次次的回来。说到底,是因为身体离开米格尔街很容易,但想要在精神上摆脱米格尔街的影响,却很困难。

伊莱亚斯在父亲乔治的家暴下长大。虽然父亲是一个恶棍,酗酒、家暴,但伊莱亚斯不一样。他为人严肃,心有大志,他梦想成为一名医生,离开米格尔街。为此,他发奋学习,但考了三次也没考上医学院,后来退而求其次准备当一个卫生检查员,但参加卫生院的三次考试也以失败告终,最后,伊莱亚斯成了一个垃圾车司机。他自我安慰:“我真的喜欢我现在干的工作。”

伊莱亚斯无疑是让人痛心的,他那么刻苦努力的学习,期望通过个人的力量逃离米格尔街的环境,但现实却是抗争和努力均是徒劳的,他无法逃离自己被环境内化的命运,只能欺骗自己是满足现状的。

《米格尔街》:当个体命运被环境裹挟,“逃离”就是抗争的勇气

米格尔街上的很多人都有梦想。

“哲学家”波普,要做一样叫不出名字的东西;“艺术家”摩根,扬言美国国王会来买他的花炮;“诗人”布莱克•华兹华斯,在写一首全世界最伟大的诗;“疯子”曼曼,频频参加议员竞选;“机械天才”巴库,百折不挠地改造一辆辆进口汽车.....

他们的梦想在米格尔街的社会环境中荒诞的存在着,不被常人所理解。最终他们所有人向生活屈服,放弃或者隐藏起了自己的梦想。所有火热的梦想配上同样悲凉的结束,令人唏嘘。也从侧面说明了,当人们被环境裹挟,无法逃离时,人生就会走向消沉、懈怠,迷茫、失败,人们很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只能过着荒诞的一生。

三、身体与精神的双重逃离,才能超越社会环境影响,实现个体的真正自由

“诗人”布莱克·华兹华斯年轻的时候有过一个爱人,喜欢养花种树,但她难产死了,从那以后,诗人再约没有修剪过自己家的院子。在小说中他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不同于其他的米格尔街人,虽然在其他大人眼里是个疯子,但在叙述者“我”眼里,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他教会“我”用心看世界,看蜜蜂、蚂蚁、蝎子、蜈蚣;当我伤心时,教会我“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看星星…

《米格尔街》:当个体命运被环境裹挟,“逃离”就是抗争的勇气

“我”通过诗人接受了情感教育,学会了用诗意的眼光看待世界。他启发了“我”开始对人生和现实进行理解,是“我”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的改变。而诗人的死去也让“我”开始意识到:在米格尔街上,所有人都讲一事无成,这也为“我”最后的离开埋下伏笔。

叙述者“我”在讲述发生在米格尔街的故事中中慢慢长大。“我”变的越来越野,和街上其他人一样,喝酒、抽烟、鬼混、整日游手好闲。

在我看来“这不是我的错,都是因为特立达尼。这儿的人除了喝酒还能干什么?”这句话点名了小说的主旨,在米格尔街,这群处在社会底层的人群,他们的个人意志完全不起作用,社会、传统、环境影响主宰他们的一切,一代又一代的人重复着父母的生活。

小说的最后是母亲找到政府关系,通过贿赂为“我”争取了去英国学习的奖学金。从现实中学业有成的奈保尔对这片土地疏离的态度可以看出,小说中“我”的离开是真正的做到了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告别。

是什么让“我”从精神上真正的逃离了成长的环境,改变了命运呢?

在一部拍摄了56年,至今还未结束的的纪录片《人生七年》中,有一个人成功的脱离了自己的成长环境的例子,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个来自乡下家庭的小孩,他7岁的时候上的是村里唯一的一所小学。在14岁接受采访的时候,腼腆的他几乎不怎么看镜头。但是在21岁再次接受拍摄的时候,他已经进入牛津大学物理系读书,整个人变得很开朗健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后来,他去往美国成为一所大学的教授,跨入了精英阶层,他的精神世界也早就摆脱了乡村少年狭窄的认知。

而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唯有教育才能真正从精神上改变环境带来的影响,开启新的人生。

《人生七年》中有一位成为律师的富人子弟说,“你没法给孩子任何实质的东西,但良好的教育会让他们终身受用。”

每个人所处的生存环境不一样,环境背后的资源也是不平等的。虽然生活在巨大差距中,但我们并非没有办法超越环境,只要抓住教育的机会,做出积极的自我选择,就能成为改变命运的决定力量。

四、结语

小说中仅有的一段描写外界眼中的米格尔街:“ 外人开车经过米格尔街肯定只会说:“贫民窟!”因为他看不见别的。但是我们这些这些生活在这儿的人却把它看作一个大千世界,每个人都与众不同......”

奈保尔对承载着他儿时记忆的米格尔街是矛盾的。看似疏离的描写和没有感情的渲染,字里行间却充满悲悯。这是一个环境逃离者改变命运后所做出的深刻思考。

如果把米格尔街这个大环境看成是束缚我们的困境,那么身在其中的我们如果选择屈服,就像掉入泥潭,只能眼睁睁的一点一点陷下去,却又无能为力,动弹分毫。就如《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老布,依赖上肖申克高墙禁锢的环境,再也无法逃离。

而我们能做的,唯有像安迪的“逃离”肖申克一样,逃离被社会环境裹挟的命运,才是通往个体的真正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