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雙筷子,一代名將抱怨而死——謀國不謀身的周亞夫

因為一雙筷子,一代名將抱怨而死——謀國不謀身的周亞夫

周亞夫是西漢時期著名軍事家,江蘇沛縣人,父親為平定呂氏宗族叛亂的大將軍周勃。周亞夫的父親為漢朝統治的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與許負、陳平等人共同輔佐漢高祖劉邦。漢景帝在位期間,在周亞夫等人的支持下平定了七國之亂,對外抵抗匈奴,對內休養生息進行國家改革,穩定統治。

因為一雙筷子,一代名將抱怨而死——謀國不謀身的周亞夫

據記載,許負曾經為當時身為河內太守的周亞夫看過相,他在仔細審視了周亞夫的面相一番後說,三年之後,周亞夫必封相,八年之後,出將入相,地位尊崇,深得帝心,但是九年之後將會餓死,當時的周亞夫並不相信,聞言笑道,我兄長已經繼承父親爵位,但是假如他去世,他的兒子理當繼承爵位,怎麼會由我來繼承封侯?況且,假如我如你所說地位尊崇,又怎麼會落到餓死的下場?許負並不爭辯,只是告訴周亞夫,你面相中嘴邊有豎線,紋理入口,乃是餓死之相。

周亞夫只當做笑言聽,並未放在心上。但是後來,孰料想到,周亞夫的哥哥周勝之因為犯罪被降職罷免爵位,漢文帝有感於周家對漢王朝穩定的貢獻,憐惜周家一門子弟,便令周家人從周勃的子孫中選出賢德之人來繼承爵位,眾臣都舉薦周亞夫,周亞夫從而繼承爵位封侯。

因為一雙筷子,一代名將抱怨而死——謀國不謀身的周亞夫

雖然說周亞夫在平定七國之亂中能夠成功指揮千軍萬馬、衝鋒陷陣,但是在朝堂上卻不善於搞政治,他為人正直,敢於直言,這也就非常容易給自己招致麻煩。在景帝想要將慄太子廢除的時候,向周亞夫徵求意見,但是周亞夫堅持不贊成,因此也就積極和景帝爭辯。因為這一事件導致景帝疏遠周亞夫。

景帝有一個親弟弟是梁孝王劉武,兩人都是竇太后的兒子,並且兩人的關係也相當親密,甚至景帝也曾經說在自己去世後,要將帝王之位傳給梁王。但是劉武卻對周亞夫曾經不派兵相救一事始終耿耿於懷,因此在每次入京朝見的時候,總是會在竇太后面前說一大堆周亞夫的壞話。

因為一雙筷子,一代名將抱怨而死——謀國不謀身的周亞夫

就在這個時候,竇太后要求景帝能夠將王皇后之兄封為侯,景帝對此建議並不太滿意,因此也就說不能夠將其封為侯。竇太后則說:君主必須要依照實際情況辦事,不能夠一味的照搬前人的做法,我哥哥在世的時候沒有被封侯,他的兒子卻被封侯,我對這一件事非常不滿意,因此你就趕快將王皇后之兄封侯吧!在竇太后如此相逼之下,景帝無奈只有作出緩兵之計,就說要和周相商量,打發了竇太后。但是景帝之所以將周亞夫搬出來,就是因為知道他敢於直言,一定會反對,這樣也就能夠成功將母親的不滿轉移到周亞夫身上。

因為一雙筷子,一代名將抱怨而死——謀國不謀身的周亞夫

最終結果確實也在景帝預料之內,竇太后看到周亞夫竟然敢如此公開的反對自己的建議,並且聽到周亞夫對王信的評價非常憤怒,認為周亞夫是可惡至極,心裡埋下了對周亞夫的恨。

就算景帝已經成功讓竇太后恨上週亞夫,但是景帝並不覺得解氣,因此在一次皇帝宴請中,故意在周亞夫面前放了一塊沒有切開的肉,並且也沒有放上筷子。周亞夫見狀主動要筷子,卻被景帝說:“不是沒有給你筷子嗎?”周亞夫看到景帝生氣,立即脫帽稱謝,但是在景帝讓其起來之後,周亞夫竟然直接快步出宮,由此更進一步增加了景帝對周亞夫的不滿,只剩下找到合適的時機除去周亞夫。

因為一雙筷子,一代名將抱怨而死——謀國不謀身的周亞夫

最終周亞夫被自己兒子的一次僱工不給工錢事件牽扯其中,最終在官吏日益威逼之下,周亞夫感到自己非常冤枉,因此也就連續五天絕食以表示自己的不滿,最終吐血而亡,含冤而死。

因為一雙筷子,一代名將抱怨而死——謀國不謀身的周亞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