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西漢“周亞夫”的曹魏大將,徐晃的一生是怎樣的?

堪比西漢“周亞夫”的曹魏大將,徐晃的一生是怎樣的?

徐晃,昔日曹操部下的“五子良將之一”。在演義小說裡,咱們看到孟達一怒之下斬殺了徐晃,然而區區孟達何德何能?

就算給他十個怒氣他也斬不了徐晃,根據正史記載,徐晃是“名正言順”病死的,縱看整個三國,還沒有哪個人有資格殺徐晃的,哪怕是曹操也是如此,畢竟誰會斬殺自己的左膀右臂呢?


堪比西漢“周亞夫”的曹魏大將,徐晃的一生是怎樣的?


作為自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一路殺過來的老將,徐晃的一生可歌可泣,雖然沒有如大多數英雄一般迎來悲壯的結局,但是他為自己所屬政權曹魏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如此傳奇神將更是鮮有敗績,就連曹操都不禁感慨道:敵人塹壕,鹿角層層包圍,將軍挺槍躍馬,攻陷敵冦,俘虜大批,我曹孟德用兵30餘年,從未見過如此用兵的。


堪比西漢“周亞夫”的曹魏大將,徐晃的一生是怎樣的?


而且襄陽、樊城的包圍之戰,比之戰國時的莒城、即墨都要嚴重許多,故而將軍的功勳比之孫武和司馬穰苴都是絲毫不弱的。如此熱血男兒,不知各位看官可有興趣隨筆者一起領略一番呢?

一、初露鋒芒

時間回到初平三年,彼時的徐晃不過一無名小輩耳。因為曾經在河東郡當小吏幫助車騎將軍楊奉討伐賊寇立下功勞,故而此時的徐晃徐緩是一名騎都尉,在這一年裡發生了很多事情。

首先禍亂朝綱的董卓被王允和呂布聯手誅殺了,而之後董卓的部將卻不肯善罷甘休,李傕、郭汜等人率大軍攻破了長安城,王允慘被殺害,之後諸多勢力自相火拼,長安城一時之間淪為人間地獄,亂世景象已然顯露無疑。


堪比西漢“周亞夫”的曹魏大將,徐晃的一生是怎樣的?


跟隨楊奉的徐晃極力說服楊奉護送漢獻帝進入洛陽城避難,漢獻帝渡河到達安邑之時決定封賞護駕有功之人,徐晃便是其中之一,直接被封為都亭侯,可謂一步登天。世人都覺得武將頭腦簡單,腹無韜略,實則不然。

建安元年,儘管漢獻帝回到洛陽之後一時風平浪靜,但很快大將軍韓暹與衛將軍董承便開始了內鬥,徐晃眼見自己所處陣營越發不穩固,於是他便勸說楊奉歸附曹操。


堪比西漢“周亞夫”的曹魏大將,徐晃的一生是怎樣的?


不得不說這一建議十分具有戰略目光,雖然當時的曹操身單力薄,也不見得勢力有多雄厚,但徐晃偏偏選擇不投袁紹,只投曹操,可見其看人之準。

二、跟隨曹操

在徐晃跟隨曹操之後,很快成了曹操麾下的一名忠實戰將,跟隨曹操征戰南北,建立功勳。

來到建安五年,這一年發生了官渡之戰,此戰成就了曹孟德的威名,以弱勝強的戰役在歷史上可並不多見。

而徐晃在這一戰中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他的對手是劉備,彼時劉備投靠袁紹,畢竟識時務者為俊傑,當時總的來說還是袁紹的贏面更大些,然而他遇到了徐晃,大敗而回,之後徐晃又跟隨曹操擊敗顏良、文丑,與曹洪配合大破敵營。


堪比西漢“周亞夫”的曹魏大將,徐晃的一生是怎樣的?


但在此戰中,最為關鍵的還是在於徐晃偷襲了押運糧草的隊伍,袁紹將押運糧草的任務交給韓猛,韓猛的勇猛無敵在當時小有名氣,然而徐晃率領幾千騎兵便將韓猛的運糧隊徹底擊潰,可以說,此戰若論誰功勞最大,當屬徐晃無疑。

像前文所說,徐晃並非腹無良策,在攻打冀州的時候,徐晃兵臨城下,給守城將領韓範寫了一封信,信中陳明利害勸韓範投降。


堪比西漢“周亞夫”的曹魏大將,徐晃的一生是怎樣的?


在韓範投降之後還趁機勸告曹操,說以招降的姿態做給其他城池看,如此他們就會望風歸順,曹操採納了這一建議。封賞韓範為關內侯,之後又有諸多城池大開城門。

如此,徐晃威名不可一世,在這之後徐晃攻毛城,拜袁軍,討平烏桓,剷除袁氏,直接被曹操封為橫野將軍。建安13年,徐晃攻中廬、臨沮、宜城地,抗擊周瑜進攻,建安15年,平叛太原,攻克大陵。


堪比西漢“周亞夫”的曹魏大將,徐晃的一生是怎樣的?


後來劉備率軍進攻漢中,本想趁機切斷曹操後路,不想被徐晃擋住擊敗。之後孫權欲攻合肥,卻不想徐晃以攔路虎的姿態殺的孫權丟盔棄甲,之後但凡徐晃在世一天,孫權便不敢偷襲合肥。

三、功成名就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到死也沒有稱王,曹丕登基之後將徐晃封為右將軍,10月曹丕稱帝,又將徐晃封為楊侯。之後跟隨夏侯尚一起攻打蜀將劉封,劉封敗亡,之後又與曹仁擊破陳邵,攻克襄陽。


堪比西漢“周亞夫”的曹魏大將,徐晃的一生是怎樣的?


黃初三年,曹丕為了能夠早日實現統一大業,決定傾全軍之力征討東吳,奈何陸軍就是陸軍,與熟練水軍的東吳軍隊相比還是差了絲毫,儘管有右將軍徐晃圍南郡的戰略優勢,還是沒能達成曹丕想要的結果。


堪比西漢“周亞夫”的曹魏大將,徐晃的一生是怎樣的?


四年之後魏文帝去世,東吳趁機想奪回襄陽,卻不想徐晃配合司馬懿大敗諸葛瑾。太和元年,徐晃去世,作為死在任上的老將,又被封為壯侯,更是享受了葬在曹操廟庭的極高待遇。

徐晃是一名鐵血軍人,一輩子可稱兢兢業業,同時他也是一位謀士,不管是勸降敵方將領還是巧妙計謀,在真正的三國曆史當中能出其右者不多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