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市普法】要想發展有術,先要心中有“數”

“雲審批”、遠程辦公、“一碼通行”……從河北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獲悉,河北省各地各部門發揮網絡信息技術優勢,多舉措全力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並搶抓發展新機遇,數字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在線教育、遠程辦公、在線文娛、在線醫療、電子政務需求高漲,遭遇疫情衝擊的餐飲行業也積極向科技零售靠攏。各地依託大數據,提前佈防和分類施策,助力疫情精準防控和有序復工復產。河北更是做到發展有“數”,諸如唐山市推出“互聯網+審批”服務模式;承德市推出“人員出入登記管理系統”;邢臺市開通“一碼通邢”;“政通雄安”APP設置疫情動態、線上問診、行程查詢等服務,都是通過“數字化”的手段,提供數字化新路。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慢不得,等不起,不容彷徨,不容觀望,機遇稍縱即逝。在多地城市發展的進程中,除了在使用這些“雲產品”之外,應多在發展有“數”上下足功夫。

要想發展有術,基建有“數”是前提。新時代數字化的發展離不開數字化的基礎建設。以數字化、人工智能這種通用型技術為例,它在本次的疫情阻擊戰中催生出了不同場景的使用,如線上交易、遠程辦公、在線復課、碼上管理、AI診斷、機器配送等,由此帶動多行業共同發展,為創造經濟增長重大實際作用。

  追求發展之術,經濟有“數”是根本。人們已經看到了許多傳統產業可以通過數字化克服空間障礙為更多消費者提供服務,也看到了數字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以此為契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要乘此“東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在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加速應用實施,讓這個新引擎能夠持續輸出強勁動力,發揮好驅動作用。

  達成發展定術,惠民有“數”是結果。無論經濟發展還是社會進步,其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數字經濟發展,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比如,“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數字經濟領域的工作崗位就吸納了大量就業。有數據顯示,2018年微信帶動就業機會多達2235萬個。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力、有序展開,數字經濟將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在穩崗、擴就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我們已經有了宏偉藍圖和良好開始,數字化發展也正助推著我國的再次騰飛,我們正在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奔走在路上,追趕新時代發展的偉大機遇。

來源丨河北新聞網 網站河北

關注“深州市普法”頭條號,閱讀更多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