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社會“叫停”

對社會“叫停”


對社會“叫停”


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劫難,涉及國家之多,區域之廣,影響之大,損失之慘重,可謂空前。

同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客觀上,也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政黨、不同體制、不同價值追求和文化理念,提供了一個空前的平臺。每個國家、民族、政黨、團體、甚至個人既是演員,又是觀眾,雖沒有具體統一的評價標準,但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恆久不變。

中國不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發源地,但不能否認在武漢的率先爆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中國的爆發,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遭遇戰,在毫無防備的境況下,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大敵,14億中國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舉全國之力,在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打了一場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總體戰、阻擊戰,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付出了沉重代價,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為全世界、全人類做出了重大貢獻。所作所為,可圈可點,可歌可贊。如果可以打分的話,得分應該是高的。

在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中,黨中央一聲令下,全國上下迅速行動,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超強的意志毅力,採取斷然措施,武漢“封城”,各地防控,小區封閉,居民“禁足”;全國各地4萬多名醫護人員捨生忘死,逆行而上,奔赴前線;來自全國各地的救災物資、醫療設備甚至血漿,紛紛運往武漢,那一個個真實感人的場面,如星辰在天,光耀人間。真正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武漢缺什麼,全國人民就給什麼”,濃濃的家國情懷,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足以感天地,泣鬼神。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打贏了這場遭遇戰。

同時也在世人面前,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卓越的組織領導能力、駕馭複雜局面的掌控能力,應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彰顯了14億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共赴國難的聚合力,服從指揮,奮勇向前的執行力,敢於擔當,不怕困難,不畏犧牲的戰鬥力;彰顯了中華民族堅忍不拔,英勇頑強的中國意志,無堅不摧,無往而不勝的中國力量,遇亂不驚,運籌帷幄的中國智慧。在人類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史上,樹立了一座豐碑,寫下了一部華章。

勝利確實來之不易,我們完全有理由為之驕傲和自豪。但我們必須保持應有的冷靜、理智和理性,任何時候都不能被勝利衝昏頭腦。因為一次勝利,不代表次次勝利,現在勝利,不代表以後勝利,當前勝利,不代表永遠勝利。

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復工復產、恢復國民經濟和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在努力幹好工作的同時,尤其需要靜下心來,回顧和總結過去,展望和思考未來,還要看看腳下和仰望星空。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思想愈發活躍,價值觀念日趨多元。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帶給人們方便、快捷、舒適的同時,客觀上也助長了社會和個人心態的浮躁,凸顯了急功近利和短視。

尤其讓人不能容忍的是:在泛濫的貪慾和利益驅使下,部分人竟然置法律、道德和他人的健康、生命於不顧,製假售假,尤其是假疫苗、假藥、毒奶粉等。這些惡行,雖比不得當年孟州道十字坡的人肉包子乾脆直接,但本質上是一樣的。相比之下,那些貼牌、仿製、侵權、以次充好、缺斤短兩等卑劣勾當,反而顯得輕了許多。

這種毀我民族靈魂,壞我國家根基,傷天良、滅人性的惡行,豈能不惹得天怨人怒、人神共憤。面對這種讓人切齒髮指的惡行,人們不能不仰天長嘆、大聲發問:天理何在?良心何在?道德何存?這種惡行是國家之災害,民族之不幸,人類之悲哀。

空氣、陽光、水分和土地是人類須臾不可離開的“乳母”,關乎人們的生活質量、生命健康和安全。但有毒有害氣體的排放、霧霾天氣、大氣汙染、水汙染和土地汙染,已成舊病沉痾,甚至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

好在上述現象,已經引起高度重視和普遍關注,並且採取越來越嚴厲的措施進行查處和治理,並見到了顯著成效。但仍存在著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有失之於松,失之於軟之嫌。如果違法成本太低,就很難從根本上得到清除。

這次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也有許多值得深思和警覺的地方。特別是疫情初期的種種亂象,既讓人感到痛心,又感到非常緊迫和嚴峻,已經到了痛下決心、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對那些問題嚴重,影響惡劣,群眾反應強烈的問題,既要痛定思痛,汲取經驗教訓,更要追責問責,給全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一個交代。比如疫情初期暴露出來的:地方政府的遲鈍、失誤、欺上瞞下、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捐獻物資管理、發放、處置上的漏洞;民生、管理、服務不到位等。

還有最近網上熱議的跨國航班票價和拒載早期訂票的乘客等問題,尤其是通過接小留學生,牽扯或連帶出來的人才培養、教育、管理等問題。需要舉一反三,亡羊補牢。

出現這些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短時間形成的。而解決這些問題,難度肯定很大,而且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努力,並且還要假以時日。“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必須從現在開始,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爭取做得早一些、快一些、多一些、好一些。

當務之急是要對這個社會“叫停”,給浮躁的心態“降溫”,對脫實向虛的行為“剎車”,讓那顆不安分的心靜下來、慢下來。如儒家所倡導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經給社會或者說世界按下了“剎車鍵”,這只是外在的、暫時的偶然因素,最重要最關鍵最根本的還是取決於自己,取決於我們的內心或靈魂需要。

應藉此機會,積極作為,順勢而動,對心靈進行一次清洗,把靈魂打掃乾淨,給無休止的慾望加上一把“大鎖”,或許這也是成就事業的必要路徑。

在這個事情上,兩個人平凡人的作為堪稱楷模。一個是山東省首批援鄂醫療隊主管護師張靜靜,一個是被張晶晶救助的患者。張靜靜用她平凡、樸實的行動展示了人間大愛和心靈的美好,踐行了“願以吾輩之青春,守護盛世之中華”的夙願,足以讓所有人感動。而那個被張靜靜救治的患者,其偉大的良知良善良心,恰恰是張靜靜在日記裡告訴我們的:“阿姨血管不好找,我找了好一會,湊近看了又看,想找一個萬無一失的血管。突然,我聽到一句話:孩子,別離我太近,你們這麼年輕,從山東老遠到我們黃岡來,我不想把病傳給你。”這是多麼崇高的善良,再普通不過的一句話,足以讓人動心動情動容,甚至淚奔。

“心本自靜,何須外求。修行在心,不貪不嗔。”靜下來,才能慢下來;慢下來,才能沉下來;沉下來,才能踏實;踏實,才能把事做好;把事做好,才能自強;自強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也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邏輯和道理。

中國的攤子那麼大,人口那麼多,歷史矛盾、現實問題那麼多,外部環境那麼複雜,處理起來肯定非常棘手,也非常不容易。但至關重要的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對這個社會“叫停”,並非讓其停滯不前,而是對心靈進行修復,使之歸位於“正”,歸思於“道”,同時注入滿滿的正能量,使我們更加有能力、有信心,駕馭時代,掌控社會,行穩致遠,逐夢前行。(原創)

2020年4月9日


對社會“叫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