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為什麼推崇練太極拳

我國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教授領為什麼說打太極拳對改善慢阻肺患者功能狀態方面的效果與傳統肺康復鍛鍊相當。那麼我們來分析?

視頻中鍾南山解釋,慢阻肺最大的困擾是氣促,不管處在哪個階段,氣促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過度通氣,所以需要調整呼吸;第二個是肌肉的力量不夠,特別是下肢肌力需要加強。而習練太極拳則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細細分析下哈:

肺主氣,司呼吸,肺臟是人體內外氣交換之器官。人體通過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氣,也就是氧氣,呼出體內之濁氣,也就是二氧化碳,吸清呼濁,吐故納新,維持人體之新陳代謝。太極內功的呼吸法就是有節律地進行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的工作。因為注意呼氣及吸氣,加強肺收縮力,可以幫助肺泡排除痰涎,加強了吐故納新,不斷地獲得新生力量。也就是後天之氣返先天之氣的過程。

人在年輕之時,一般下焦比較實,上焦比較虛,上焦是指心與肺,下焦是指肝與腎。上虛下實,元陽充足,頭目清醒,人就充滿了活力。這就像晴朗的天空一樣,天上風輕雲淡,地面綠樹成蔭。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加,人會漸漸地變為下焦虛,上焦實。下虛上實,頭重腳輕,人就會昏昏沉沉。所以,中醫認為上虛下實是身體健康的標誌,上實下虛則是病態的表現。

人為什麼會上實下虛呢?這是因為氣的流動不通暢了,氣都集中在了上部,不下降了,上面當然實了,下面當然虛了。

方法之一就是練太極內功,讓體內的氣才會自動地慢慢迴歸原位,該上升的上升,該下降的下降,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時間一長,身體就恢復到上虛下實的狀態。就能增強免疫力,健康長壽。

這就好比一杯渾濁的水,你越攪動,它越渾濁,你讓它靜止不動,輕的東西就會往上浮,重的東西就會往下沉,不一會兒,你就能看見一杯清澈見底的水。

因為太極內功功法是比較系統和完整的,在功法結構上是分級、分段、分步鍛鍊的,需按照練功步驟進行鍛鍊,由初級到高級,從簡到繁,由淺入深,是可以很快掌握的。有臥功、坐功、站樁、行功。

此功法沒有大難度動作,不過是將人先天自然之能,納入規矩之中,由無序變成有序,進行合理編排,配合呼吸、意守而成。易記易學,無論男女老幼,只要認真學習,在短期內既可掌握基本要領,而且鍛鍊時不需要大場地,站走坐臥,隨時隨地都能練功。太極內功是太極拳術的深化與補充,它既是太極拳經過套路學習、盤架子、揣摩架子和不斷修正身體意氣形招勢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