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入门学摄影 七天摄影入门教学

大家好,我是小王,很高兴和你们分享摄影经验。

都点进来了,看完再走,吃不了亏。

零基础入门学摄影 七天摄影入门教学

废话不多说,上干货!

零基础入门学摄影 七天摄影入门教学


一. 曝光三要素

↑表示越大↓表示越小

1.、光圈

光圈的数值↑光圈↓进光量↓虚化↓

光圈的数值↓光圈↑进光量↑虚化↑

2、快门

快门的数值↑快门↓进光量↑速度

快门的数值↓快门↑进光量↓速度

3、感光度ISO

ISO的数值↑进光量↑画质

ISO的数值↓进光量↑画质

划重点!!


常用的曝光值

光圈优先时

顺光拍摄风景照: f8-f11

拍摄人像时:最大光圈

人文街拍: f2(需要虚化环境)f8(不需要虚化环境)

拍摄星芒效果: f8-f11微距拍摄: f8-f11

快门优先时

一般动作: 1/60秒以上

步行: 1/125秒以上

快行: 1/500秒以上

跑步: 1/1000秒以上滑雪: 1/2000秒以上

自行车: 1/2000秒以上

M档时

满月: 1/500秒ISO 200 f5.6-f8(晴天 )

烟花: 1秒-4秒ISO 200 f8

闪电: B门ISO 200 f8 (拍到结束曝光,环境要暗一一些)

街道车灯线: 15秒ISO 100 f1 1

银河: 30秒ISO 3200-6400 f2.8

二.对焦

1、单次自动对焦

单次自动对焦一般用AF-S表示,半按快门后听到“嘀”一声,表示对焦完成,按下快门拍摄即可,一般适合拍摄静物,如商品拍摄,花草拍摄,摆柏人像等。2、伺服(连续)自动对焦

伺服对焦,也称为连续对焦,用AF-C表示。 拍摄移动主体时,保持半按快门,可以持续对焦直到拍摄结束不用重新半按快门,适合拍摄移动主体,如体育运动,野生动物等。

3、智能自动对焦

就是相机自动对焦,用AF-A表示,根据主体是否运动选择单次对焦或连续对焦,有时候会出错。

4、手动对焦

手动对焦用MF表示,是最精准的对焦方式。当自动对焦失效,如拍摄距离过近、有物体遮挡时,都需要手动对焦来调整。还有需要注意细节的拍摄题材,

如微距摄影,都需要使用手动对焦。

三、焦距

焦距是镜头的光学中心到感光元件的距离,镜头上标示的50mm,代表焦距50mm的定焦镜头;标示的24- 70mm代表焦距24-70mm的变焦镜头。焦距要明白两点:视角与景深。

1、视角

焦距越小,称为广角,如18mm。广角的视角大,可以在有限空间内拍摄到更多的内容。焦距越大,称为长焦如300mm。长焦的视角小,拉近放大拍摄主体。当拍摄一群人时,使用广角可以将所有人都拍到画面中而使用长焦可以拍摄其中一个人,有拉近放大的效果。

2、景深

焦距越小,景深越大,背景清晰,常用来拍摄风光。焦距越大,景深越小,背景模糊,常用来拍摄特写。

四.白平衡

白平衡,就是还原环境的真实色彩,通过控制色温来调整色彩氛围。

最简单的理解和应用方法:

当你想要偏黄显暖调时,调高色温K值。

当你想要偏蓝显冷调时,调低色温K值。

当画面偏色,需要让色彩正常时,偏蓝就调高色温K值偏黄就调低色温K值。

五、测光

测光就是测量画面亮度,提供曝光参数

主要有三种测光模式:评价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1、评价测光最智能

评价测光是将画面光线进行平均测量,是最智能的。但不适合于光比过大的场景使用,会造成测量结果有偏差,如大面积亮色或暗色时。

2、中央重点测光最常用

中央重点测光是对画面中央1/3左右的面积进行测光,拍摄时一般都是将主体放在中央,可以保证主体曝光正确,同时可以避免中央以外的区域影响曝光结果。

3、点测光最精准点测光就是对画面3%的面积进行测光,当主体不在中央时,直接对准主体进行测光,保证主体曝光的准确,是最精准的方式,结合点测联动功能是最完美的拍摄手段,不然只能测光后锁定曝光再构图对焦拍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