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詩,在兩幹多年的文化長河中久唱不衰


情詩,在兩幹多年的文化長河中久唱不衰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開篇,就用了一首情詩。作為儒家家長的孔子還是要高於後世某些假正經的儒徒們的。在孔子看來“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種情感與道德的純潔性和崇高性才是人們對情詩的真正尊重與爰護。

情詩,在兩幹多年的文化長河中久唱不衰

翻開中國文學史,情詩貫穿其間。小到民歌,大到詩仙、詩豪。無有不留有情詩的。而且一路走來,有的悽美婉約,有的大氣磅礴。“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民歌裡的情詩純樸自然,何一個美字了得。李白,杜甫情詩很少。“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卻也俏皮可愛。白居易的一首«長恨歌»洋洋灑灑唱盡了楊貴妃與唐明皇的悽婉愛情。“錦瑟無端五十弦”,身無彩風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晚唐的李商隱是在怎樣一種憂鬱中把情寫的美侖美奐。“遺君明珠雙汨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讀來讓人心頭隱隱作痛。

情詩,在兩幹多年的文化長河中久唱不衰

文人才子情詩作答,司空見慣。但我發現金戈鐵馬的英雄在情上也痴痴入骨。辛棄疾的《滿江紅-中秋寄遠》就是寫給情人的。«青玉案元夕»中“眾裡尋他幹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詩人當時怎麼想,我不得而知。看著南宋偏安一隅詩人是失落還是悲傷!

情詩,在兩幹多年的文化長河中久唱不衰

陸游是著名的愛國詩人,“紅酥手,黃滕酒”一曲«釵頭鳳»哭傷了多少人,感慨了幾輩人。

情詩在詩人筆下寫的豪壯的當數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幹裡孤墳無處話淒涼。”妻子泉下有知,定也含笑了。

情詩,在兩幹多年的文化長河中久唱不衰

情詩穿越了幹年而來,一定還在俊男俏女中魚箋往來。不管形式如何變化,不變的永遠是那撥動你內心萌動的思念。“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新的時代一定有新的情詩傳唱永久。

情詩,在兩幹多年的文化長河中久唱不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