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不行?你試試潘粵明

從2015年的《九層妖塔》開始算,《鬼吹燈》這個IP已經衍生出來了大大小小好多部劇集,當然也有很多電影。對於此類題材的小說而言,改編成劇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國外有《奪寶奇兵》,《古墓麗影》等系列,在國內,這樣的題材完全可以落地,並加上一些國產特色。觀眾們的接受程度也就比較高了。

《鬼吹燈》不行?你試試潘粵明

將《鬼吹燈》系列衍生成為一個劇,首先劇作要完成大框架構建。這個框架決定了這個劇的核心。如何平衡原著黨與普通觀眾。如何讓更多的人更加輕易的接受等等。這個設定往往就決定了一部劇作的大方向,當然,在這個設定完成後,演員也就會自然而然的固定了。誰適合這個設定,誰又能在這個設定中發揮作用,顯而易見。

《鬼吹燈》不行?你試試潘粵明

在此基礎上,在那些錯誤的設定上,演員就要捱罵了。往往演員才是最不能決定這個劇作走向的因素。在資本的加持下,演員無權干涉整部劇作的大框架製作。所以也就不能決定一部劇的走向。當我們嘲笑《盜墓筆記》,嘲笑的主體不應該只是鹿晗和井柏然。

而這個劇集的製作方與劇組才是應該被嘲笑的人。因為他們的設定就是這樣。井柏然鹿晗等人的臺詞並不是演員本人寫的。他們也僅僅是演技上的問題而已。並不承擔劇集主題的核心框架的搭建。

《鬼吹燈》不行?你試試潘粵明

所以,一部劇集的核心就很重要。《盜墓筆記》的失敗告訴我們,平衡觀眾與讀者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他們沒做好。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長度。

《鬼吹燈》系列是一部百萬文字的小說,這樣長度的故事如果僅僅靠著一部電影兩三個小時,是完全不能說清楚的。這就是為什麼《九層妖塔》和《尋龍訣》僅僅是節選了一個故事。

《鬼吹燈》不行?你試試潘粵明

因此,在影視劇製作方面,電視劇要比電影合適的多,因為電視劇可以從容不迫的講故事,而不是像電影那樣對觀眾進行飽和打擊。而忽略了細節的構築。顯然,《九層妖塔》的失敗,對於很多影視製作方來說,是具有啟示意義的。因為它的失敗,最終才促成了《尋龍訣》的成功。

《鬼吹燈》不行?你試試潘粵明

但是這種成功是非常偶然的。《尋龍訣》也是賭了一把,只不過烏爾善最後賭對了而已,陸川之所以失敗了,其實原因跟《盜墓筆記》的劇集化失敗是一樣的。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這樣的題材,導演在構築框架的時候,就會把握不住核心點。陸川的核心點並不在講好一個故事上,而是帶給原著黨與觀眾一種影像化的刺激。

《鬼吹燈》不行?你試試潘粵明

之前是看文字,現在將文字轉化為影像後,一定會有另一種刺激點,而把握住這個刺激點,再加上一些熱門演員的加持。在大IP時代還沒有落幕的時候,一定會賺的。這可能是投資人的真實想法,而這個想法也最終成為了現實。《九層妖塔》的失敗只是口碑上的失敗,6.8億的票房在2015年算是可以的了。

不過有點遺憾的是,當陸川拍完了這部戲之後,一定程度上就決定了這個IP短時間內已經不能再寄予厚望了。因為影視化的嘗試在他這裡以失敗而告終了。原著黨非常的憤怒,這一點就跟天下霸唱本人的憤怒是一樣的。

《鬼吹燈》不行?你試試潘粵明

《鬼吹燈》不行?你試試潘粵明

當然,這很大程度上是我們的一廂情願。影視圈的資本是不會讓這樣一個著名的IP就這樣一次性的透心涼。於是《尋龍訣》上映了。

就結果來看,這一次,口碑回來了。再去看陸川撈錢式的《九層妖塔》在尋龍訣面前,就只剩下零頭了。於是,這個IP就又被人寄予厚望。當然,電影的成本太高了,所以,劇集就自然而然地出現了。

《鬼吹燈》不行?你試試潘粵明

《精絕古城》、《牧野詭事》、《黃皮子墳》以及《怒晴湘西》接連出現,基本上每一年都有新劇。而這些劇的質量波動太大。原因很簡單,角色不斷地變換。而且是一直跟著熱度走的。這些衍生劇中,只有靳東的《精絕古城》和潘粵明的《怒晴湘西》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別的大都曇花一現,播完了之後,就徹底地被遺忘了。

《鬼吹燈》不行?你試試潘粵明

看看那兩部劇,我們就不難發現。《精絕古城》和《怒晴湘西》是相似點非常明確的兩部劇作。首先就體現在選角上。靳東在出演《精絕古城》前,《琅琊榜》和《偽裝者》讓他名聲大噪。觀眾們希望看到這樣的演員嘗試不同的角色,於是,他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精絕古城》的不二人選。

《鬼吹燈》不行?你試試潘粵明

潘粵明雖然沒有靳東熱門,但是2017年的一部《白夜追兇》成功的讓他成為了演技派的代言人。當演技派遇見大IP,究竟會擦出什麼樣的花。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怒晴湘西》的製作雖然不是很精良,但也可以憑藉演員的發揮而穩定質量。

《鬼吹燈》不行?你試試潘粵明

但這就存在著一個問題,當演員們和觀眾們逐漸達成默契後,如何延續。答案很顯然,那就是拍續集。而靳東之所以沒有繼續,還是因為選擇很多,因為很多的都市劇都需要他樣的“精英”形象。

而潘粵明卻沒有這個壓力。他可以嘗試很多不同的角色來重新塑造自己。《怒晴湘西》之後,他也嘗試過都市輕喜劇,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一個更加沉穩的角色定位。

《鬼吹燈》不行?你試試潘粵明

而在嘗試了《局中人》和《重生》之後,潘粵明重新回到了鬼吹燈的IP。最終,《龍嶺迷窟》就誕生了。而觀眾們以及原著黨對於這個系列的感情還在。而且大家也很喜歡看到熟悉的面孔來飾演同一個系列劇集。

因為這是有好處的。這樣的話,整個系列就可以打造成一個全新的連續IP。就跟我們看《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和《神探狄仁傑》系列一樣。

《鬼吹燈》不行?你試試潘粵明

一個完整的連續劇對於演員來說可以為自己塑造一個大眾角色,混個臉熟,對於觀眾來說,也不用每一次都提心吊膽。生怕一個新面孔毀了一個系列。這是一種雙贏的結果。非常有利於一個系列的連續發展。

《鬼吹燈》不行?你試試潘粵明

更何況整個系列的製作團隊陣容強大。除了我們熟悉的潘粵明之外,《怒晴湘西》和《龍嶺迷窟》管虎是監製。之前盛傳的張黎將指導《龍嶺迷窟》的傳聞雖然不攻自破,但是後來即將上映的《雲南蟲谷》和《崑崙神宮》說不定會有驚喜。

《鬼吹燈》不行?你試試潘粵明

不過這些劇集的導演雖然都沒有確定,但是演員陣容變化卻不大了。潘粵明自己爆料,他正在拍《雲南蟲谷》,而這個劇集的導演本該是張黎的,但是現在卻又成了迷。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潘粵明不會被換了,胡八一還是他沒錯。

而根據網友的爆料,潘粵明一口氣接拍了5部,這基本上確定了他胡八一第一人的地位。這對於觀眾以及喜歡這個IP的人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情。

《鬼吹燈》不行?你試試潘粵明

不得不說潘粵明找的這個領域非常棒,網劇絕對是近年來比較火熱的影視傳播形式了。在傳統的劇集中看不到希望的演員們,紛紛通過網劇重獲新生。而網絡劇集的特點也能給這些演員們最大的幫助。

網劇的實時性可以讓觀眾看劇不分場合時間,網劇的傳播廣度也比一般的電視劇要長遠。當觀看的群體不再以家庭電視機為侷限之後,演員也就更加容易獲得大量的曝光。

《鬼吹燈》不行?你試試潘粵明

對於《鬼吹燈》系列IP來說,潘粵明的出演,使得IP的穩定性大大增強,IP的發展前景也就越發明朗了。這是投資人想要看到的。而對於潘粵明自己來說,人到中年後,重新換一種方式走到臺前,這是對他自身價值的肯定,同時也是對於很多曾經陷入到迷茫區的演員的最好的啟示。沉寂之後,轉型或者能換來重生。

……

你好,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