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的“彈丸小國”以色列,何以發展區塊鏈?

小夥伴們,北方已經是大風颳來金黃色的銀杏葉漫天飛舞的季節了,不知道你所在的城市位於祖國哪裡,現在的溫度是多少?是溫暖如春或是寒風凜冽呢?鏈姐一如既往的關心圈內的大事小情,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素有“中東硅谷”之稱的以色列的區塊鏈行業發展現狀吧!

我們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圈子都會不斷的出現比較熱門的新詞,科技圈當然也不例外,近年來科技圈興起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詞為核心的熱潮。這一年中,被認為是顛覆創新的區塊鏈技術也是全球關注的焦點,猶如當年的互聯網+一樣,在很多企業家和投資機構的熱烈追捧下,各行各業開始了區塊鏈+的進程。

伴隨著加密領域的持續發展,一個素有“中東硅谷”之稱的國家已在區塊鏈行業取得了相當重大的進步,它就是以色列。在外界看來,以色列很有可能成為密碼世界的全球領導者之一。

第36彈|人口不及北京1/2的“彈丸小國”以色列,何以發展區塊鏈?

2017年6月,以色列區塊鏈初創公司Bancor通過首次代幣發售實現了史上最成功的ICO項目之一,在三個小時內籌集超過1.5億美元,創造了當時的世界紀錄。儘管以色列國土面積很小,約是北京的1.5倍,人口卻不及北京的一半,但就是這麼一個“彈丸小國”,卻是科技創新強國。企業家們不僅擁抱區塊鏈,還開發了一系列區塊鏈應用程序。

不僅如此,以色列區塊鏈企業目前的業務覆蓋面非常廣泛、發展迅猛,初創企業在開發很多領域的區塊鏈技術,涉及相關金融服務、社交媒體行業、技術基礎設施開發等方面。

相較而言,我國區塊鏈行業發展目前尚處於早期。2018年5月20日,工信部正式發佈了《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白皮書》。這份國內第一份官方發佈的區塊鏈產業白皮書表示,自2014年開始,國內區塊鏈領域的公司數量開始增多,到2017年,是近幾年區塊鏈創業高峰期,很多創業者湧入這個領域,多家互聯網公司開始佈局區塊鏈,尤以BATJ為代表。截至2018年3月底,我國以區塊鏈業務為主的公司數量已達到了456家,產業初步形成規模。在地域分佈上,區塊鏈項目在一線城市出現得更加密集,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是區塊鏈創業的集中地。

第36彈|人口不及北京1/2的“彈丸小國”以色列,何以發展區塊鏈?

值得一提的是,在區塊鏈硬件領域,中國的相關公司具有絕對優勢,全球大部分區塊鏈硬件均由中國廠商生產,但同時也面臨著區塊鏈自身的安全問題帶來的挑戰。

經濟“孤島”,區塊鏈大火,原因何在?

以色列得以在區塊鏈方面發展,很大原因是過去數年已建立了一個有活力的初創公司生態系統,人們稱之為創業國度。雖然以色列與其他國家接壤,但經濟處境更像一個孤島,出口商品實物很不容易,但向全球傳送代碼和技術的可操作性較高。如今,據數據顯示,每年以色列新增約1000家初創公司。

會計師事務所德勤,曾在一份報告中明確稱,以色列將成為區塊鏈應用和研發的中心,這種判斷並非毫無根據。

由於區塊鏈所屬的金融科技是以色列的強勢領域,並且區塊鏈技術所需求的網絡安全及加密技術,在以色列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除此以外,以色列有許多區塊鏈研究人員以及國家政策在人力和資本方面的投入,讓這個國家在區塊鏈領域佔盡了先機。

以色列國內眾多加速器和創新機構都是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強大支撐。像花旗銀行、因特爾、IBM等國際金融和科技機構都紛紛利用其當地機構在以色列進行區塊鏈方面的研究。

2016年12⽉,我國國務院印發了《“⼗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勵針對區塊鏈等戰略性前沿技術進⾏提前佈局,發揮先發主導優勢。央行對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持研究態度,2017年1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PBOC)正式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

根據區塊鏈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在產品溯源、版權、數字身份等領域,實體經濟開始了對區塊鏈的廣泛探索並逐漸實現落地應用。

就現階段而言,區塊鏈創業者和資本不斷湧入,企業數量快速增加。區塊鏈在受到創業企業青睞的同時,也受到了互聯網巨頭的關注,包括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在內的中國最大的互聯網行業科技公司正在落地應用區塊鏈技術。互聯網巨頭的湧入,快速推動了我國區塊鏈產業的發展。

此外,據《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白皮書》,區塊鏈產業有如下發展趨勢:

一是區塊鏈成為技術發展前沿陣地,創新創業的熱土,技術融合將拓展應用新空間;

二是區塊鏈未來將在實體經濟中廣泛落地,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

三是區塊鏈加速“可信數字化”進程,帶動金融“脫虛向實”服務實體經濟;

四是區塊鏈監管和標準體系將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基礎繼續夯實。

如今,區塊鏈不是侷限於某一個國家或某一個地方了,而是一個具有變革性的全球概念的詞。世界各國都在跟隨新技術的步伐加快佈局,雖處於成長期,但是通過不斷的技術發展與完善,總有成熟的時候。正如北京大學光華區塊鏈實驗室主任劉曉蕾所說,區塊鏈技術雖處於技術發展期,但迭代非常快,或許5到10年就會成熟,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