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被吓死,一个被称作勇士,一个被叫做懦夫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齐庄公手下有个叫崔杼的。在齐庄公还只是个公子的时候,崔杼就是他的第一拥护者,帮他干掉了原来的太子及其党羽,一手扶持了庄公继位,称得上劳苦功高。

庄公成了国君,逐渐开始展现他阴暗的一面,荒淫无度、肆无忌惮。按理讲,一个人再卑鄙、再无耻,也不会对自己的头号粉丝下手。崔杼是这样想,小编也这样想,可是庄公不这么想!

崔杼的老婆叫棠姜,是个有名的大美人。庄公欲将棠姜纳为己有,想方设法,威逼利诱,终于和棠姜暗通款曲。各位应该都知道,古代女性地位低下,崔杼看在对方是国君的面子上,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庄公可能觉得还不够刺激,可能对崔杼的无动于衷有所恼怒。庄公又干了两件毫无下限的事情。

有一次开会,群情激昂,大家踊跃发言,只有崔杼沉默寡言,庄公就说把崔杼的帽子拿掉送给另一个手下。在古代,帽子就是身份象征,没戴正都是大事,庄公居然把崔杼的帽子随便送给别人。这是对崔杼极大的侮辱,崔杼当然受不了,就连庄公的侍卫都看不下去,阻止了庄公。

还有一次崔杼患病在家,庄公就去探望病情,体恤下属。庄公还是那个人面兽心的庄公,当着崔杼的面调戏棠姜。棠姜还是要点脸皮的,就和崔杼待在一个房子里,关上了门。庄公不肯走,就在人家院子里唱起了情歌......庄公身边有个贴身太监叫贾举,他觉得庄公做这样的事情过于难看,就把侍卫都赶了出去,还把大门给关上。

崔杼爆发了。忍无可忍的崔杼看庄公身边侍卫都没了,好机会呀!于是叫自己的家丁把庄公杀了。

看到这里,故事背景您基本上了解了一个大概,后续的两个小故事,才是真正的令人拍案叫绝。

国君死了,史官肯定是要记下来的。太史公就在竹简上刻下:崔弑其君光。崔杼一看,发须皆张:他搞我老婆在先,我杀他跟杀畜生有什么区别,你居然这么写?来人呐,给我拉出去砍了。当时史官是继任制,老大死了,老二补缺。老二在竹简上刻下:崔弑其君光。于是老二也被砍了。到老三了,崔杼不信邪啊,就问老三,你不怕死吗?老三自顾自的刻下:崔弑其君光。崔杼感到了疲惫。的确,碰到这种一根筋的人你拿他们毫无办法。老三得以全身而退,走到门口遇到了一位南史(南方的史官),就很疑惑,您怎么来啦?南史说,崔杼杀史官,我怕你们脑袋被砍光,历史会被篡改!

齐庄公,崔杼,史官的故事就到这里了,接下来我们回顾标题,给大家介绍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我叫陈不占,只是齐国领地内的一位普通老百姓,我听说有人要杀大王,那是不对的,我要去救大王。其实我很胆小,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在吃饭,吓得我筷子都掉在了地上。我让下人给我备了马车,让车夫带我去救大王。上车的时候,我害怕的连车把手都抓不稳,车夫看到了就说:“你这么胆小,去了也帮不上国君的忙,没用啊。”我对他说:“齐王是个好大王,他一直保护着我们,现在他有危险了,是我们保护他的时候了。虽然我胆小,但是这只是我个人的事情。去救大王是道义上的事情,是应该去的!”万万没想到的是,我在路上听见士兵的厮杀声和兵戈的碰撞声,活生生被吓死了。

陈不占是历史上第一个被活生生吓死的人,但后人却赞他“虽然胆小,确有忠勇仁义”。他用生命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那就是——你很怕,你还是要去。

另一位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夏侯杰。

长坂坡一役,张飞掩护赵云撤退之时,其“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大喊道:“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站?”“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张飞气势雄浑,威严异常,声震如雷,就把夏侯杰吓死了。夏侯杰身为武将,如此胆小,被后人所耻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