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古鎮鬧元宵,最美不過建築“衣”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無數古詩詞裡描述的元宵節都令人神往不已,吃元宵、逛廟會、賞花燈......彷彿都像畫卷一般的景象,而如今,能找到這種繁華古韻的地方唯有古鎮、古城了,在紅紅火火的燈籠照耀下,古建築愈發顯得別有一番滋味。

走進古鎮鬧元宵,最美不過建築“衣”

古建築是時代的符號,也是一種文化的積澱,人類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創造了輝煌的古代建築文明。從古至今幾千年的歷史,屋子的形制大模樣沒怎麼變過,但細節之處,卻變幻無窮,極盡巧思。中國古代建築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體系最完整的建築體系,是中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從單體建築到園林佈置都在古代建築文明中處於領先地位。

走進古鎮鬧元宵,最美不過建築“衣”

中國的古建築,相對於西方古建築的磚石結構體系來說,有著自己獨立的建築體系,其最大的特點有四:以木結構體系為主,斗栱,特異的外部輪廓,雕樑畫棟。多指屋簷特別是屋角的簷部向上翹起,若飛舉之勢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所以也常被稱為飛簷翹角,屋簷上也常有各種各樣的仙人,小獸這些小動物一般叫做蹲獸也作屋脊走獸、簷角走獸、仙人走獸、垂脊吻等,甚至屋頂上的瓦片也精雕細琢每片瓦都獨一無二,繁複的裝飾擁有獨特的韻味,豐富的文化內涵,美的動人心魄。

走進古鎮鬧元宵,最美不過建築“衣”

而在當中,古建彩繪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這種古代建築物上裝飾的色彩繽紛的畫面,無不激發人們對審美對象產生動情的美的享受。古建築中十足的文化韻味以及精妙的彩繪,給古建築披上了富有生機與古韻的“外衣”。

中國古建梁枋上的彩畫,在佈局上,也有著明確的劃分。主要分為枋心、藻頭、箍頭。梁枋的中間一段,叫枋心,左右兩端叫箍頭,二者之間的,叫藻頭。

走進古鎮鬧元宵,最美不過建築“衣”

當斗拱建築披上中國色彩,視覺效果更是令人驚豔!它可以大隱隱於朝,八方來儀;它可以中隱隱於市,潤物無聲;也可以小隱隱於野,流芳萬古;它可以樸實無華,卻成為建築生命的中流砥柱。它更不介意瑰麗輝煌,靜觀世間風塵。

走進古鎮鬧元宵,最美不過建築“衣”

古建彩繪不光跟古裝劇搭,跟酒店、涼亭、寺院更搭,而且越來越多的商家也選擇仿古建築彩繪用作裝飾,呈現出抑或古樸典雅抑或富麗堂皇的效果。

走進古鎮鬧元宵,最美不過建築“衣”

古建彩繪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不同於傳統的繪畫,它對於工藝的要求更加細緻。而中國,從來不缺嚴謹,熙虎彩繪團隊用自己靈巧的雙手畫龍點睛,為建築手披“外衣”描繪出一幅幅除彩繪外的美麗畫卷,一筆一劃點綴精彩,匠心築夢、默默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把自己的職業技能做到完美和極致。

走進古鎮鬧元宵,最美不過建築“衣”

古建,其實不僅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藝術的傳承。熙虎彩繪團隊就是要將這一古建文化很好的傳承下去,並在世界各地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