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传统道德观的束缚,为了国家的利益,当不必再墨守成规

大国未必会是强国,但强国则必是大国。纵观中国历史,宋朝虽有大国所具备的一切条件,却因实力未达到世界前列,便缺乏了作为一个强国的底气。建国几十年后,底子越铺越大了,可顾虑也越来越多了,面对强敌压迫,决策之时总是瞻前顾后,什么都不愿丢弃,什么都不想失去,左一个舍不得,右一个得之不易,失之可惜。顾此失彼,往往在犹豫中失了先机,处处被动。国家之间的博弈。哪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有百分之三十当周旋之,百分之五十当一博,百分之七八十当全力以赴。况且国际间的外交从来不以道德为标准,当以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争取到国家的最大利益才是王道。以德服人,小儿也不愿为之,以威立德,才能有信。

摆脱传统道德观的束缚,为了国家的利益,当不必再墨守成规

再观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强势如此却未有不服者。为何?归根结底就是国家的强大,不仅体现在实力上,更具有无比强大的民族自信,不惧任何势力的威胁。面对挑衅,从来都未曾有过丝毫犹豫,实力不足之时,败就是败了,恢复过来再战就是,这才有了之后汉军的纵横天下之势,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经历战争的勇气,军力的提升必伴随着或大或小的战争,久处和平之下,兵将未经过战争的洗礼,当真正的战争来临时,将何以应对?

摆脱传统道德观的束缚,为了国家的利益,当不必再墨守成规

大汉为何能如此强盛?民风的彪悍是重要的原因,还有汉民族的自豪感,优越感和凝聚力。而作为最主要的条件,就是皇帝和官员的野心,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强国,他们的目的是世界秩序的制定。就是有了这种野望,才直接影响和带动了民众的开拓精神。

摆脱传统道德观的束缚,为了国家的利益,当不必再墨守成规

而宋朝历经数十年的休生养息,国力日渐恢复,民族复兴之念愈发强烈,但当朝在对外政策制定方面却有了偏差,空有强大的军力,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在群狼环伺之下,未能展示出令人信服的实力,致使众多小国对宋朝毫无敬畏之心,他们的使者面对宋朝官员也是趾气高扬。而宋朝的官员们却依旧能施展以德服人的手段硬生生拉拢住了这些个盟友。

摆脱传统道德观的束缚,为了国家的利益,当不必再墨守成规

没有辅以军事的外交,其方式不外乎各种诱惑。但又要靠什么来打动那些个小国家呢?光靠嘴说和空白承诺明显是不可行的,毕竟没有哪个国家的领导者是傻子。所以国库充盈的大宋朝常常就会辅以金钱的手段,往往以援助的名义进行金钱外交,为的就是能够获得更多国家的支持,企图寻找更多的盟友,以对抗大敌。但作为援助国,有人会相信这样的友谊吗?而作为拿钱办事的国家,他会认为这是友谊吗?其实这样的外交应该称为交易才对。

外交其实就是以非军事的手段,争取国家的利益,这和商人做生意是一个道理,各取所需而已。所以说这种关系的纽带就是利益,就是政治上的交易。宋朝也因此被那些个小国抓住了弱点,往往不得不花费不菲的费用,才能买来一个小国的承诺。可是当宋朝的敌对国威胁到这些个小国的根本利益时,宋朝眨眼间就成为了他们抛弃的对象。

摆脱传统道德观的束缚,为了国家的利益,当不必再墨守成规

所以,历史一再的告诉我们,国家之间的交往从来都不会有友谊,更别提什么兄弟之情了,只有认清了这种关系,当失去时,才不会受到打击。别再幼稚的把筹码压在他们的身上,当他们反水时才不会顾及你的感受呢,既然能被我们用金钱收买,面对更强者时,而且这个更强者还是一个无赖时,他们会做出什么举动我们都不应该感到惊讶和愤怒。因为强者对他们的威胁是实在的,而我们的抗议显的是那么的无力和软弱。

摆脱传统道德观的束缚,为了国家的利益,当不必再墨守成规

最好也别再自以为是的主动帮助那些个中山狼了。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拉拢也好,示好也罢,亦或展示大国风采,但在他们看来这还是一种交易而已,世人皆知,自动上门送礼,要么是有求于人,要么是理亏求赎,这是所有人的共识。如此作为不仅体现不出大国的风范,反而会令其有过度的疑虑。一味的讨好,得到的不是尊敬,刻意的纵容,回应你的却是无情的蔑视,肆意妄为却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如此环境之下他们还会顾忌什么呢?大国的尊严不是这样得来的。如此继续下去,民族的复兴何时才能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