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于平台和鄙视链的人须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沉迷于平台和鄙视链的人须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厕上读《论语》,读到《卫灵公第十五·二十九》,“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时,只觉得浑身一个激灵,不由得感叹,孔夫子真乃圣人也。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把道发扬光大,不是道把人变厉害。

人和道,哪个大?

对道家来说,道是终极真理,对儒家来说,道是万事不变的行为准则,对宗教来说,道是对主上的绝顶信奉。

在第一个圣人、神发现、发明了道后,后世人做的,只是道弘人,在道的指引下,遵守道,希望道把自己提升,有几个人能弘道,又有几个人敢弘道。

是的,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间也出过几个亚圣,对道也有过阐释、甚至某种程度的重新阐释,但这些亚圣也是处在光环之下的,他们的身份很大程度上也是道给予的,道弘人的程度,依然大于人弘道。

人能弘道,是一个十分高贵、开放的思想。在这句话中,把道抽离出来,成为了一种更客观的客体,而人能够将之发扬光大,而不是被道牢牢地束缚住。

更关键的是,非道弘人把那些东郭先生择了出来,不要以为依靠着道就厉害了。假道学、伪君子、酒肉和尚、驱鬼道士,看到这个,应该为之一赫。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可以讲讲平台。

人都需要一个平台,很多人都注重一个平台,选择一个好学校,一个好工作,意味着比旁人多了许多机会,但是许多人因为有了这种好的平台,就放弃了努力,最后一事无成,有些人则过于傲慢,失之仁义,这就是“非道弘人”的表现。而没有好学校、好工作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轨迹,做出非凡成就的,就是“人能弘道”的表现。也就是所谓大众喜闻乐见的“逆袭”故事。周星驰之所以迷人,很多程度上在于他一生都在讲述逆袭的故事,这也是他人生的写照。

顺便也可以由此说说鄙视链的事情。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视链。职业、地域、人种、经济、容貌,可以说,每个人都处在各种各样的鄙视链中,只不过有的在高端,有的在低端,有的在有些方面高端,有些方面则低端,所以很多人都讨厌鄙视链,但又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很多人乐于用自己高端的地位去攻击同链的低端人群,全忘记易地而处,自己也只是个低端之人。

为什么说孔子伟大呢?所谓的鄙视链高端,也只不过是一种“道”,一种平台罢了,有些人只是因为自己处在鄙视链高端就自鸣得意,盛气凌人,比如一个西方人看不起中国人,中国人一线看不起二三四五线,劳心者看不起劳力者,比如做摇滚的看不起做流行的,看纪录片的看不起看综艺的,读书的看不起看电视的,写书的看不起研究书的……林林总总,也不过是“非道弘人”所讽刺的对象罢了。道家言道,道在万物,是以人人可弘道,非必等道弘人。

士有志于千秋者,必要弘道,切不可以道弘人。

2019.6 公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