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历史使命,以及在地理位置上的必然性,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做过详细阐述,有兴趣的盆友可以点击链接阅读






最近,有些重庆网友不爽“成渝”的叫法,甚至专门写信给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表示希望改名为“渝蓉”。


不过,在发展大计面前,重庆还是很拎得清的。最后官方答复对这一提议直接“一票否决”,并情真意切地阐述了理由。


为一个名字争来争去,改来改去,“容易给人以‘抓大事外行,纠缠细节内行’的误会。”


这可以看作是对两地多年来不间断的口水仗的官方表态了。同样,重庆在成渝中线高铁和川渝间各路高速的执行力,很能表达重庆对于加强两地沟通的诚意。


另外一个明显的信号,是两江新区和天府新区的频频互动,你来我往,并明确表示要强化产业联动,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和内陆开放门户。


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事实上,在成渝城市群的建设过程中,两个分别设立于2010年和2014年的国家级新区贡献了不少GDP。它们,就像是经济圈的两个能量引擎。携手共谋发展,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聚能环。


然而,自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之后,关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编制规划也还在制定当中。对于大家关心的两地产业如何协同互补,今天,我们就来管中窥豹。


01


我们先讲一下对成都和重庆基础产业的初印象。简单粗暴地概括就是——

吃喝玩乐在成都,重庆马达轰轰轰。


这两座城,一个是平原大坝,一个以“山城”闻名。相较而言,成都的地形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更为有利,而重庆的港口优势明显。


两地口水仗打了多年,到头来真正变成一家人了,娃儿跟老汉姓还是跟妈姓这样的问题都能被人拿出来说事,也是有点意思。


或许正是因了这些爱恨纠缠,火锅、小面、串串、老麻抄手、钵钵鸡、酸辣粉……一系列色艺双馨的重口美食才能在两地横行无忌;宽窄巷子、洪崖洞、九眼桥、南滨路、电子科大的银杏、黄桷坪的涂鸦……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的特色景点成了两地居民你来我往的最佳理由。


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相较而言,成都的闲适与安逸,让人向往;而重庆工业上的成绩和近年来愈发强烈的城市魅力,也众所周知。


数据上看,2012年,成都的第三产业比重就已经占到全市的49.46%,重庆的第二产业产值占全市的66.3%,比重高出成都第二产业二十几个百分点。


彼时,重庆的重工业发展在全国都是叫得响的。而成都由于省会城市的身份,利用政策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已经在信息产业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重庆长安汽车生产线

应该说,在成渝经济圈发展的初始阶段,两地的基础产业各有优势,差异化明显。


02


然而,

成都与重庆的关系,既不同于上海、南京,也不同于北京、天津,跟广州深圳更是有着天壤之别。

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这些年成渝两地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逐步呈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成都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已成为产业名片;重庆在汽车制造、笔记本组装等领域拥有世界级影响。


但是,成渝周边城市主导产业均集中在装备制造、航天工业、冶金化工等制造业上,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化。


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两地暗地里较劲,互不相让,出现了产业布局上的雷同。


先看重庆。


今年是两江新区成立10周年。经过多年的探索,两江新区确立了“3311”的产业体系(详见下图),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三大优势支柱产业;大数据、大健康、绿色环保为新支柱产业;以及其他20大战略性的产业布局。


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两江新区“3311”产业体系


而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年)(2015年版)中,产业规划则以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集中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金融6大主导产业。


视线扩大到全成都范围,尤其是66个产业功能区,成渝两地的产业规划重叠性可以说相当高了。


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你品,你细品。300公里的距离,相似的产业规划,妥妥的正面刚了!


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因此,在成都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背景之下,


这个圈,要怎么画才圆?


03


答案必然是协同合作!!!


同为国家级的新区,两江新区和天府新区反应最为迅速,3月多次召开工作协调会议,目前已明确将在自贸区建设、西部科技创新中心、数字经济等方面积极探索,率先进入合作的“蜜月期”。


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重庆自贸区和四川自贸区是两地建设内陆对外开放窗口的主要载体,在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引入上作用明显。因此,双方将对标世界先进水平,联合建设国际合作协作区,在招商引资上协同合作,除了总部之外,还将招商目标瞄准一些研发、财务、采购、结算等功能性机构,共同为企业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则依托两江协同创新区和成都科学城等创新平台,共同争取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并且,支持双方企业科技合作,共建共享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共性创新平台,瞄准国际前沿技术联合组织攻关。


数字经济目前应该是两个新区协作发展动作最快的领域。去年10月,重庆和四川等6省市被列为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因此,在3月举行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服务峰会上,双方就明确了将加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5G产业、智能制造等领域合作,共同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峰会上同步发布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城数字经济产业服务中心计划》。2020年,重庆独角兽企业猪八戒网将在川渝各选择10个城市进行试点,2年内对川渝两地各区县实现数字经济产业服务中心的全覆盖。中心将以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文旅产业为主要建设内容,通过打造一个线下数字产业服务中心,三个数字化体系以及一系列数字化产业解决方案,助力当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上述领域只是成渝两地合作的排头兵,也将在招商行政服务上进行一系列探索,为双方后续在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融、会展等其他产业领域的合作探路。


俗话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成渝两地以往的相处关系中,竞争大于合作,并不利于双城发展双赢。


国家级战略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迫使两地必须结束原有相处模式,建立起良性有序的合作与互补关系,协同作战。如此一来,两地才能真正发挥出各自的优势,良性互动,打通产业链,从“蜜月期”过渡到稳定的合作关系当中。


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成渝经济圈绝非成渝两地之事,不是单纯地把资源集中到成渝两地,而是需要总揽全局,合理规划,带动成渝周边地区和西部地区协同发展,实现真正的“中部崛起”。


就像有网友所言,周边城市如果还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该如何发展,这个圈又如何能够画得圆呢?


最后,两江新区“八城八园”规划示意、天府新区“一心三城”产业布局和成渝都市圈主导产业布局送给大家,泡杯茶,慢慢品。


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两江新区“八城八园”规划示意图

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两江新区“八城八园”规划示意图


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天府新区“一心三城”产业布局

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天府新区“一心三城”产业布局


OMG!官方叫停“口水仗” 成渝携手GDP翻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